[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芯片套标解决防窜货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00338.7 | 申请日: | 2020-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4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五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G06Q3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22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芯片 解决 防窜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芯片套标解决防窜货的方法,包括母芯片标签、子芯片标签、母编码、子编码。所述母编码与所述子编码均具有全球唯一性,分别写入并存储于所述母芯片标签和所述子芯片标签中,将母芯片标签与子芯片标签中的母编码与子编码进行数据关联,并封装成套标,形成一组防窜芯片套标。销售出货时,只需通过识别芯片里的母编码来自定义产品流向信息,后期可通过与母编码相关联的任何一个子编码来查询产品的准确市场流向信息,加上芯片难仿造和仿制成本高的特点,从而有效的达到市场渠道监管目的,解决渠道窜货的难题,同时,芯片具有可批量识别和写入信息功能,可以让信息绑定操作流程更加快捷方便,节省人力和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产品芯片防窜货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基于芯片套标解决防窜货的方法。
背景技术
市场上很多厂商在销售渠道中,会遇到各级经销商之间,各区域代理商之间,各关联企业之间相互窜货的问题,打乱了厂商的产品布局战略规划,给市场带来了不小的冲击。目前为了抑制类似的现象,一般多采用喷码、区域专供、一维码、二维码等方式来解决,由于这些方式的制作门槛较低,出库操作效率低下,并极易被模仿,给厂商实施渠道监管带了极为头痛的难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难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芯片套标解决防窜货的方法。厂商可以为每个商品加贴或植入带芯片的防窜货电子标签,销售出货时,只需通过识别芯片里的母编码来自定义产品流向信息,后期可通过与母编码相关联的任何一个子编码来查询产品的准确市场流向信息,加上芯片难仿造和仿制成本高的特点,从而有效的达到市场渠道监管目的,解决渠道窜货的难题,同时,芯片具有可批量识别和写入信息功能,可以让信息绑定操作流程更加快捷方便,节省人力和时间。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芯片套标解决防窜货的方法,包括母芯片标签、子芯片标签、母编码、子编码。所述母编码与所述子编码均具有全球唯一性,分别写入并存储于所述母芯片标签和所述子芯片标签中,将母芯片标签与子芯片标签中的母编码与子编码进行数据关联,并封装成套标,形成一组防窜芯片套标。将进行所述数据关联的母芯片标签固定在商品的大包装上,将所述数据关联的子芯片标签固定在所述商品大包装的从属小包装上,商品出库时,用数据终端读取母芯片标签所述母编码,并将所述母编码绑定相应的商品流向信息,同时,所述子编码也同步绑定了相应的商品流向信息。防窜货查询时,只需要用识别终端读取所述防窜芯片套标中的任意一个母编码或子编码信息,即可查询到所述商品大包装及其从属小包装的全部商品流向信息。
上述一种基于芯片套标解决防窜货的方法,所述商品流向信息包括出库的商品品名信息、数量信息、出库时间信息、商品流向目的地信息、库位号信息、经办人信息、商品接收人信息、商品流通节点信息。
进一步的,上述一种基于芯片套标解决防窜货的方法,所述母芯片标签与子芯片标签中的所述芯片均为无源芯片,其工作频率包括低频、高频与超高频。
上述一种基于芯片套标解决防窜货的方法,一个母编码与一枚母芯片标签组合为一个母单元,一枚子芯片标签与一个子编码组合为一个子单元,一个所述母单元包含了N个子单元,其中N≥1,并且所述子单元与所述母单元具有相互关联的从属关系。
进一步的,一种基于芯片套标解决防窜货的方法,当商品包装结构为一个大包装里只有一个从属小包装时,那么所述防窜芯片套标中的母芯片标签的数量只需要1枚,所述子芯片标签的数量也相应的只需要1枚,也就是说,所述母芯片标签与所述子芯片标签的从属关联比例数量等于商品大小包装的从属比比例数量。
再进一步的,上述一种基于芯片套标解决防窜货的方法,,当上述商品包装结构为一个大包包含有N个从属小包装时,那么所述防窜芯片套标中的母芯片标签的数量同样只需要1枚,此时所述子芯片标签的数量则需要N枚,同理,所述子芯片标签的数量主要根据商品包装结构的所述从属数量来确定,其中所述“N”等于所述从属小包装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五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五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03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