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局部散热能力可调节的功放机箱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00513.2 | 申请日: | 2020-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3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谢明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5K7/14 | 分类号: | H05K7/14;H05K7/20;H05K5/02;H05K5/03;H05K5/06 |
代理公司: | 河北东尚律师事务所 13124 | 代理人: | 王文庆 |
地址: | 050081 河北省石家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局部 散热 能力 调节 功放 机箱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局部散热能力可调节的功放机箱,属于机箱技术领域。该机箱包括位于上方的设备腔和位于下方的散热腔,设备腔和散热腔之间通过安装板分隔;安装板的设备腔一侧设有多个功率管安装位,在安装板的散热腔一侧,每个功率管安装位的对应位置处,均设有至少一个连接孔;散热腔内至少有一个连接孔处设有散热柱,散热柱与连接孔螺纹连接;散热腔的侧壁上设有通风口,散热腔的底板上设有散热风扇。本发明增大了散热面积,进一步提高换热效果,可通过增加或减少散热柱数量,改变散热柱装配位置以调节局部散热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机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局部散热能力可调节的功放机箱。
背景技术
大功率固态功放分机一般使用多个功率管进行功率合成。常用的合成体制有径向功率合成,即多个功率管在一个平面上沿某一直径的圆周分布。各个功率管工作时实际温度不能相差过大,否则会影响合成效率和功放分机的指标,所以这时候就要求各功率管既要满足散热指标,又要满足温度一致性。
第一种常用的方案是采用风冷散热体制,在功率管安装面上内嵌热管、均温板或其他高导热材料,消除局部热点,从而提高各功率管的温度一致性。但是,当功率管数量较多时,就需要内嵌多根热管或多块均温板,并采用焊接或涂胶工艺;两者均会引入额外的热阻进而影响功率管最终温度。内嵌工艺需要人为操作,很难保证每一个热管或均温板安装工艺造成的热阻完全一致,结果就是无法保证温度一致性要求或成品率偏低。
第二种常用的方案是采用液体冷却体制,将功率管安装在液冷冷板上,利用液冷强大的散热能力保证不同功率管的温度一致性。不过在各个功率管下方液体流道采用串联方式时,由于液体吸收热量后温度上升,后流过液体的功率管温度将高于先流过液体功率管的温度,造成不同功率管之间温度差逐渐累积增大;当液体流道采用并联方式时,功率管数量越多,各个支路流量越难分配均匀,还会带来冷板体积、重量变大,加工复杂,成品率低的问题。
综上所述,散热机箱一旦加工制作完成,而且温度一致性不能满足要求时,就无法调节功率管局部的散热能力,即无法独立调节单个功率管的实际温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传统功放机箱散热难、均热难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局部散热能力可调节的功放机箱。该机箱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并且可通过检修拆装的方式改变散热柱装配位置,从而调节局部散热能力,进而控制各功率管的温度一致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局部散热能力可调节的功放机箱,包括位于上方的设备腔和位于下方的散热腔,设备腔和散热腔之间通过安装板分隔;安装板的设备腔一侧设有多个功率管安装位,安装板的散热腔一侧,在每个功率管安装位的对应位置处,均设有至少一个连接孔;散热腔内至少有一个连接孔处设有散热柱,散热柱与连接孔螺纹连接;散热腔的侧壁上设有通风口,散热腔的底板上设有散热风扇。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上方具有主框架,主框架的四面设有侧板,顶部设有上盖板,所述设备腔即为主框架的内部区域,主框架在与上盖板的连接位置处设有导电密封槽,导电密封槽内安装有导电密封橡胶条。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柱的根部设有螺纹,从根部到梢部逐渐变细,散热柱与连接孔之间还具有导热胶层。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腔相对两侧壁上的通风口数量相等且位置正对,散热腔各侧壁上的通风口尺寸均相同。
本发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的散热柱可拆卸,当温度一致性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通过增加或减少散热柱数量,改变散热柱装配位置调节局部散热能力,进而控制各功率管的温度一致性。
2.本发明的散热柱与功率管位置相对应,保证了功率管热量到达热沉的热阻基本一致,当功率管热功耗相同时,其实际工作温度基本一致,后期调节的工作量较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05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