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废物处理系统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00927.5 | 申请日: | 2020-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97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邓贱牛;余伟斌;蔡林恒;彭雪晴;王永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弘玮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04 | 分类号: | F23G5/04;F23G5/16;F23G5/44;F23G5/46;F23G5/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废物 处理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环保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废物处理系统,包括传送系统,搅拌系统,焚烧系统,尾气处理系统,所述传送系统用来传送有机废物;所述搅拌系统进料口与所述传送系统相连出料端连接,所述搅拌系统被用来对有机废物进行搅拌、混合,所述焚烧系统被用来对有机废物进行焚烧处理;所述尾气处理系统被用于处理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和颗粒。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废物处理方法,可处理多种形态的有机废物,具有处理费用低,处理量大,固体残渣可以回收或作为一般废弃物填埋。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环保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机废物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废物具有多种形态,如固态、半固态、液态、气态,而且其具有毒性大、腐蚀性、挥发性等多种危害,如果对有机废物处置方式不当,将导致侵占土地、污染水体和土壤、污染大气、传播疾病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影响到人民生活及国家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如果处理不到位,会造成环境的严重危害。目前国内有很多种处理方法:焚烧法、热解吸法,填埋法、等离子体法等多种方法。总体上,就我国目前的有机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和利用方式而言,有机废物是一个处理成本高、低收益的现象,这一现实直接导致有机废物的处理率低,许多处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行、有机废物造成的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目前现有有机废物处理方法缺点:1处理量低,现有技术单位时间内处理有机废物量低,处理含卤族元素有机物其效果更差,甚至传统手段不能处理;2废物处理不干净,残存的固体残渣依然含有有机废物,剩余残留物处理成本依然很高;3传统对有机废物进行焚烧,效率低能耗高;4处理有机废物形态少,大多只能处理单一或两种形态的物质。
因此,发展对有机废物的资源化处理技术已成为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发展方向,是我国今后环境技术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有机废物处理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有机废物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有机废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系统,搅拌系统,焚烧系统,尾气处理系统,所述传送系统用来传送有机废物;所述搅拌系统进料口与所述传送系统相连出料端连接,所述搅拌系统被用来对有机废物进行搅拌、混合,所述焚烧系统被用来对有机废物进行焚烧处理;所述尾气处理系统被用于处理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和颗粒。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系统由自动上料装置和输送装置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焚烧系统由焚烧炉、微波加热系统、电控系统、自动输送系统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焚烧炉为微波催化焚烧炉,所述微波催化焚烧炉从左至右依次连通进料舱、预热段、干燥段、缓慢升温段、热解段、燃烧段、冷却段、出料舱组成,废气从燃烧段抽风口排出,所述匣钵进入微波催化焚烧炉自动化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预热段、干燥段、缓慢升温段、热解段、燃烧段,根据有机废物的不同,可以做相应调整,如预热段、干燥段、缓慢升温段可以同时作为热解段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废气处理系统由助燃段,升温段、沉降段、急冷段、吸收塔和排气口组成,所述助燃段与微波催化焚烧炉的燃烧段连接,保证废气充分燃烧,所述助燃段设置燃料喷嘴,可对尾气进行二次燃烧,所述助燃段设置有废气进气口,可直接处理气态有机废物,所述急冷段采用喷淋冷却方式对尾气降温,所述沉降段为了沉降废气中固体颗粒。
一种有机废物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有机废物通过传送装置运送到混合区,
(2)把添加剂加入混合区中,与有机废物搅拌混合,得到混合料;
(3)将步骤(2)所得混合料通过匣钵送入焚烧炉中焚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弘玮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弘玮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09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