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01155.7 | 申请日: | 2020-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3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徐衢;侯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奥尔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06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胡莹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填埋场 渗滤 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属于垃圾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絮凝处理机构,用于对渗滤液进行絮凝处理;氧化处理机构,设在所述絮凝处理机构的后端并其通过管路连接;生化处理机构,设在所述氧化处理机构的后端并与其通过管路连接;深度氧化吸附反应机构,设在所述生化处理机构的后端并与其通过管路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属于垃圾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一直是填埋场设计、运行和管理中非常棘手的问题。渗滤液是液体在填埋场重力流动的产物,主要来源于降水和垃圾本身的内含水。由于液体在流动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可能影响到渗滤液的性质,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以及生物因素等,所以渗滤液的性质在一个相当大的范围内变动。一般来说,其pH值在4~9之间,COD在2000~62000mg/L的范围内,BOD5从60~45000mg/L,重金属浓度和市政污水中重金属的浓度基本一致。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是一种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若不加处理而直接排入环境,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以保护环境为目的,对渗滤液进行处理是必不可少的。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物理化学法主要有活性炭吸附、化学沉淀、密度分离、化学氧化、化学还原、离子交换、膜渗析、气提及湿式氧化法等多种方法,在COD为2000~4000mg/L时,物化方法的COD去除率可达50%~87%。和生物处理相比,物化处理不受水质水量变动的影响,出水水质比较稳定,尤其是对BOD5/COD比值较低(0.07~0.20)难以生物处理的垃圾渗滤液,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但物化方法处理成本较高,不适于大水量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因此垃圾渗滤液主要是采用生物法。
生物法分为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以及二者的结合。好氧处理包括活性污泥法、曝气氧化池、好氧稳定塘、生物转盘和滴滤池等。厌氧处理包括上向流污泥床、厌氧固定化生物反应器、混合反应器及厌氧稳定塘。但是单纯采用生物法存在着处理难度大,生化法需要要求渗滤液是新鲜垃圾的渗滤液,当垃圾填埋时间过长后BOD5/CODcr比值锐减,氨氮浓度增加,水体生化毒性上升,生化处理的效果较差(化学需氧量COD还可与生化需氧量BOD比较,BOD/COD的比率反映出了污水的生物降解能力。生化需氧量分析花费时间较长,一般在20天以上水中生物方能基本消耗完全,为便捷一般取五天时已耗氧约95%为环境监测数据,标志为BOD5)。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上存在的上述缺陷,提出了一种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通过絮凝处理机构将渗滤液中的悬浮微粒集聚变大,或形成絮团从而对其进行初步处理,然后通过氧化处理机构对渗滤液进行氧化处理,进行前处理后的渗滤液再经过生物法中的生化处理机构进行处理,处理完成后再经过化学法中的深度氧化吸附进行处理,综合了生物法和化学法两种方式对渗滤液进行处理,使得处理的方式更科学,结合了化学法和生物法处理渗滤液的优点,处理效果更佳。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包括:
絮凝处理机构,用于对渗滤液进行絮凝处理;
用于将渗滤液中的部分有机物进行氧化反应后去除的氧化处理机构;
氧化处理机构,设在所述絮凝处理机构的后端并其通过管路连接;
生化处理机构,设在所述氧化处理机构的后端并与其通过管路连接;
深度氧化吸附反应机构,设在所述生化处理机构的后端并与其通过管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奥尔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奥尔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11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