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叠层套管式蒸发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01621.1 | 申请日: | 2020-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6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荆嵩;李艳革;李清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2 | 分类号: | F25B39/02;F28D7/10;F28F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孙永智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套管 蒸发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叠层套管式蒸发器,涉及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蒸发器;蒸发器外部为外套管;外套管内部安装有内衬管;蒸发器出口端依次连接有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装置;节流装置出口端与蒸发器入口端相连接,形成循环制冷系统;循环制冷系统内部填充有制冷剂;制冷剂从压缩机出口端流出,并依次流经冷凝器、节流装置和蒸发器,最终流入压缩机入口端;内衬管设置于外套管的入口端。本发明通过在蒸发器外套管内部设置内衬管,在不减少蒸发器换热面积的同时减少内部容积,提高蒸发器内制冷剂的流速,延长有效的制冷时间,提升制冷系统的换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叠层套管式蒸发器。
背景技术
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是一个封闭的回路,压缩机驱动制冷剂依次在冷凝器、毛细管、蒸发器、回气管等部件内循环流动,实现热量的搬运。蒸发器内流动着低温的制冷剂,制冷剂在蒸发器内为湿蒸汽的状态,其入口端湿度大,流速低,制冷剂通过蒸发器吸收周围的热量,其干度逐渐上升,流速逐渐提高。
冰箱、空调都属于蒸汽压缩式的制冷系统,压缩机周期性的开、停实现箱内或者室内恒定温度的控制,压缩机启动的初期,冷凝器的压力升高,蒸发器的压力降低,重新建立压力平衡后系统才能实现制冷,同样的条件下,蒸发器的内容积越大,压力平衡实现制冷的无效时间越长,制冷系统的效率因此有所下降。
同等条件下,制冷系统的蒸发器表面换热面积越大,效率越高,增加蒸发器管道的直径虽然可以提高换热面积,但管道直径增大后会使制冷剂的流速降低,溶解在制冷剂内的冷冻油在低于额定流速条件下会发生析油的现象。蒸发器内过多的冷冻油会使制冷系统的换热效率下降,因此需要一种叠层套管式蒸发器,在蒸发器外部换热面积不变的条件下,减少蒸发器内部制冷剂循环的有效容积,通过提高制冷剂流速来提升蒸发器换热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叠层套管式蒸发器,通过在蒸发器外套管内部设置内衬管,在不减少蒸发器换热面积的同时减少内部容积,提高蒸发器内制冷剂的流速,延长有效的制冷时间,提升制冷系统的换热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叠层套管式蒸发器,包括蒸发器;所述蒸发器外部为外套管;所述外套管内部安装有内衬管;
所述蒸发器出口端依次连接有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装置;所述节流装置出口端与蒸发器入口端相连接,形成循环制冷系统;所述循环制冷系统内部填充有制冷剂;所述制冷剂从压缩机出口端流出,并依次流经冷凝器、节流装置和蒸发器,最终流入压缩机入口端;所述内衬管设置于外套管的入口端。
进一步地,所述外套管内表面为高低不平的齿形结构,避免内、外壁面贴合,避免制冷剂换热面积的降低。
进一步地,所述内衬管外表面为高低不平的齿形结构,避免内、外壁面贴合,避免制冷剂换热面积的降低;所述内衬管内部为中空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外套管内表面圆周阵列有V形槽;所述V形槽一相对内表面对称开设有若干对散热槽;所述散热槽横截面为半圆形、弧形或者V形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增大换热面积;散热槽也可以进一步开设若干盲孔,提高散热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内衬管为内部中空、两端密封的结构,制冷剂以湿蒸汽的状态在外套管与内衬管之间高速流动。
进一步地,所述内衬管为内部为中空、一端开口的盲管结构;所述内衬管的开口方向与制冷剂流动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内衬管长度短于外套管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蒸发器为翅片式蒸发器或丝管式蒸发器。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16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