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主排尿辅助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01778.4 | 申请日: | 2020-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982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石岩;寇建阁;蔡茂林;许未晴;王一轩;任帅;王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A61B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赵徐平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主 排尿 辅助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主排尿辅助装置及方法,该装置采用16通道电极片和多根导线电极相结合的方式,靶向刺激脊髓的T12~L2和脊髓骶神经S2~S3,将电刺激信号作用于脊髓相应区域及相关骶神经,可调节逼尿肌‑括约肌协同作用,使得膀胱内尿液达到一定量时才会提高膀胱内压促使排尿,对尿频和尿失禁有辅助治疗功能,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刺激信号上行传导功能;同时该装置通过植入式流量计实时计量膀胱内尿液量,根据尿液量及预设不同阈值的分析,提醒患者适时排尿,摒弃了直接设置外界参数的监测方式,更加人性化和智能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自主排尿辅助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尿潴留是脊髓损伤后常见并发症,临床上常常需要留置尿管来解决病人不能自主排尿的问题,但是,长期留置尿管,一方面,会给病人的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在精神上容易产生抑郁情绪,另一方面,长期插尿管放任引流,会造成膀胱容量过小,且长期在体内插入导尿管也容易引起感染,直接危害身体健康。
为了克服留置尿管给病人带来的种种不便,一种采用埋置方式的骶神经前根电刺激器应运而生,该设备可改善患者的可控制性排尿功能,但存在逼尿肌-括约肌协同不良等缺点,导致膀胱内储尿量不足便引起膀胱内压增高,从而导致尿频;此外,现存的骶神经刺激器都采用正向控制,即直接设置参数发送外界刺激信号给骶神经,不能根据患者膀胱的实时储尿状态(膀胱内尿液量)发送刺激信号,设备的智能程度及控制可靠性均难以达到要求,使得骶神经刺激器并未得到较为理想的使用效果。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更加智能、控制可靠性高且更加人性化的自主排尿辅助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主排尿辅助装置及方法,该装置通过加设植入式流量计对膀胱内尿液量进行实时计量并将数据传输给外部控制器件,当膀胱内尿液量达到一定阈值时,外部控制器才会控制动作电极刺激与其接触的神经进行排尿,这样膀胱内尿液达到一定量时才会提高膀胱内压促使排尿,解决了骶神经刺激器不能根据患者膀胱的实时储尿状态发送刺激信号导致使用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主排尿辅助装置,该装置包括:
植入式脉冲发生器,所述植入式脉冲发生器发出电刺激信号;
动作电极,所述植入式脉冲发生器与所述动作电极电连接,所述动作电极将电刺激信号作用于接触位点;
植入式流量计,所述植入式流量计至少设置一个,所述植入式流量计用于计量液量;
流量信号采集器,所述植入式流量计与所述流量信号采集器电连接,所述流量信号采集器实时采集液量数据;
体外控制器,所述植入式脉冲发生器和所述流量信号采集器均通过天线与所述体外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体外控制器实时获取液量数据,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发出指令控制所述植入式脉冲发生器发出电刺激信号至动作电极。
进一步地所述动作电极包括16通道电极片以及多个导线电极,所述16通道电极片与信号传送面一接触,用于将电刺激信号作用于信号接收位点一;
多个所述导线电极分别与信号传送面二连接,用于将电刺激信号作用于对应的信号接收位点二上;
所述16通道电极片和多个导线电极均与所述植入式脉冲发生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体外控制器包括电刺激编程器、蜂鸣器、触控屏和电源,所述蜂鸣器、触控屏和电源均与所述电刺激编程器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17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