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焊切烟尘自动净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02179.4 | 申请日: | 2020-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7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杨帆;阎金城;刘进军;孙小成;张岩;翟广星;李恒超;高晓阳;张振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上善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00 | 分类号: | B01D46/00;B01D46/44;B08B15/00;B08B15/04;B23K3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韩鹏程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尘 自动 净化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焊切烟尘自动净化系统,包括通过吸气管依次连通的吸烟口组件、过滤器、储气罐和工作泵,还包括可编程控制器;吸烟口组件包括输气管和吸烟口,吸烟口通过连接件转动设置在焊切枪把手上;吸气管上设置有电动气阀,储气罐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将储气罐的压力信号传递给可编程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控制工作泵工作,使储气罐处于负压状态,以保证焊切产生的烟尘顺利进入储气罐内。本发明结构巧妙,除烟净化效率高,降低了能耗,进而降低了烟尘净化治理成本,操作便捷,携带方便,为焊切烟尘净化治理创新了一种利于推广、普及的新技术系统设备和途径,具有巨大的市场应用前景,并可获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尘净化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焊切烟尘自动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金属材料的焊切成型和切割分块是金属类产品加工、维修的基础工艺,已被广泛应用。然而焊切过程中产生的烟尘,不仅污染空气,还危害人们健康,因此被国家列入工业生产空气污染治理的主要范围。目前通用大、中、小型三种焊切烟尘净化设备从降低烟尘净化处理成本和提高适用性、普及性角度分析,存在以下共性和个性缺陷问题:能耗大、烟尘治理成本高,使用范围受限,携带不便,是目前推动焊切烟尘治理的最大阻力,具体如下:
(1)、净化器的吸烟口与焊切发烟点的远近造成的不同程度能耗浪费:众所周知,烟尘扩散范围越大烟尘浓度就越小,所需吸烟空气总量就越大,能耗越高。现有大型烟尘净化设备的吸烟口与焊切发烟点的距离近者十几米,远者几十米,因而其所需吸烟功率从十几千瓦到几十千瓦,甚至是上百千瓦,耗能大;现有用于净化车间内焊切点的集中区域内的中型净化设备,吸烟口与焊切发烟点的高度差普遍在3米左右,其功率在几千瓦和十几千瓦之间,能耗依然很大;现有用于某一个焊切点位的小型净化设备,因吸烟口、吸烟管道结构及焊切操作空间限制,吸烟口距焊切发烟点高度普遍设置在1m以上,其功率仍需1-2千瓦。
(2)、焊切与净化设备控制不同步造成的能耗浪费:现用焊切设备和净化设备都是各自独立控制,如大中型净化设备无论净化区域内有无焊切、焊切点位多少、烟尘浓度高低,几乎都是上班开机、下班关机;小型净化设备虽然可以实施焊切工作开始前开启,但焊切全过程因焊切辅料、焊件的更换、焊切点位的移动、质量检查等工序,导致不同时间长短频繁停止焊切,因净化设备无法实时与焊切设备同步关闭、开启的控制,造成焊切全过程中停止焊切时间段净化设备无效空转的能耗浪费。
(3)、携带不便,适用焊切环境受限:现有小型化烟尘净化设备整机尺寸仍然较大,其吸烟口较大、吸气管道较粗、吸气管长度极其有限,移动不便,无法满足室外、地下、高空以及大型焊件及特殊姿态等焊切环境的烟尘治理需求。
(4)、危害人体健康:现有大中型的烟尘净化设备吸烟口距发烟点的最近距离为3米左右,工人完全处于吸烟口下方,他们必然处于烟尘扩散范围,身体受到污染空气的危害;小型净化设备吸烟口虽然距焊切点距离较近,烟尘扩散范围相对较小,但是工人仍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烟效率高、能耗低、操作便捷,携带方便的焊切烟尘自动净化系统,该净化系统在不影响焊切操作和焊切质量的前提下,吸烟口始终处于焊切发烟点相对最近位置,还实现了焊切枪把手与吸烟口同步移动,还实现了焊切和净化的同步控制,提高了烟尘净化除烟效率,净化效果好,显著降低了烟尘治理成本,且机体减小,携带便捷,还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烟尘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能耗显著降低,有利于节能减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焊切烟尘自动净化系统,包括通过吸气管依次连通的吸烟口组件、过滤器、储气罐和工作泵,还包括可编程控制器;
所述吸烟口组件包括与所述吸气管相连通的输气管和连通设置在所述输气管进气口的吸烟口,所述吸烟口通过连接件转动设置在焊切枪把手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上善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上善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21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