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建筑模板的支撑杆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02181.1 | 申请日: | 2020-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5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陈章标;陈孟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鸿翔建筑模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48 | 分类号: | E04G11/48;E04G11/50;E04G11/54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唐燕玲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建筑 模板 撑杆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建筑模板的支撑杆结构。由支撑部、第一连接结构、支撑管、第二连接结构以及支撑座组成,在第一连接结构中,两个所述夹持部在水平方向可以夹紧支撑部,连接杆在竖直方向上穿过横担与支撑部紧固连接,实现在水平、竖直方向上的紧固配合。同时在第二连接结构中,通过将所述套环套设于导套的外部,所述套环一端与导套的外边沿接触,所述套环另一端与螺母紧固连接,实现套环、导套和螺母锁紧成一体,所述导套上还设有用于嵌入支撑管内部的延伸部,以弥补导套与支撑管之间的配合间隙,进一步提升结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建筑模板的支撑杆结构。
背景技术
在建筑物的混凝土楼板施工中,在浇筑时支撑杆对建筑模板提供支撑力,以防止楼板脊梁弯曲变形,进而确保建筑物的使用寿命。目前采用的支撑杆存在配合间隙大,支撑杆晃动太大,导致支撑杆稳定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建筑模板且结构稳定的支撑杆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建筑模板的支撑杆结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支撑部、第一连接结构、支撑管、第二连接结构以及支撑座;
所述支撑部被预制于建筑模板的下表面上;
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用于支撑部与支撑管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横担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固定设置在支撑管的上端,所述横担的水平两端分别设置一夹持部,两个所述夹持部分别夹持于支撑部的水平两侧,所述连接杆穿过横担与支撑部紧固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用于支撑管的下端与支撑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套环、导套和螺母,所述套环套设于导套的外部,所述套环一端与导套的外边沿接触,所述套环另一端与螺母紧固连接,所述导套上设有能够容纳支撑管嵌入的环形凹槽和用于嵌入支撑管内部的延伸部,所述螺母与支撑座可调连接以调节螺母与支撑座之间的竖直间距。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建筑模板的支撑杆结构,由支撑部、第一连接结构、支撑管、第二连接结构以及支撑座组成,其中支撑部被事先预制于建筑模板的下表面上,先将第一连接结构、支撑管、第二连接结构以及支撑座连接成一整体,再通过穿过横担的连接杆与支撑部紧固连接,实现对建筑模板的支撑。并且在第一连接结构中,两个所述夹持部在水平方向可以夹紧支撑部,连接杆在竖直方向上穿过横担与支撑部紧固连接,实现在水平、竖直方向上的紧固配合。同时在第二连接结构中,通过将所述套环套设于导套的外部,所述套环一端与导套的外边沿接触,所述套环另一端与螺母紧固连接,实现套环、导套和螺母锁紧成一体,支撑管与导套通过位于导套上的环形凹槽进行插接配合实现便于拆装,所述导套上还设有用于嵌入支撑管内部的延伸部,以弥补导套与支撑管之间的配合间隙,进一步提升结构稳定性,再则支撑座与螺母可调连接实现高度可调,因而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建筑模板的支撑杆结构具有结构稳定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建筑模板的支撑杆结构支撑上层平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建筑模板的支撑杆结构支撑上层平模板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建筑模板的支撑杆结构支撑上层平模板的局部正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建筑模板的支撑杆结构支撑梁底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建筑模板的支撑杆结构支撑梁底模板的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建筑模板的支撑杆结构支撑梁底模板的局部正视图;
图7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鸿翔建筑模板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鸿翔建筑模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21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