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烟气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02398.2 | 申请日: | 2020-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8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彭成华;杨峰;付玉梅;李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海顺德钛催化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56;B01D45/02;B01D4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李健;温春艳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气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烟气脱硝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烟气处理装置,所述烟气处理装置包括壳体(1)和隔板组件(11),所述壳体(1)内限定有腔室,所述隔板组件(11)设置在所述腔室内并将所述腔室分隔为进气室(2)、反应室(4)和出气室(3),所述进气室(2)和所述出气室(3)分别通过设置在所述隔板组件(11)上的通孔与所述反应室(4)连通,所述壳体设置有与所述进气室(2)连通的进气口(211)和与所述出气室(3)连通的出气口(311),所述反应室(4)内填充有用于对烟气进行脱硝除尘的催化剂颗粒。利用这种烟气处理装置能够实现烟气的同时脱硝除尘且催化剂可循环利用占地面积较小,运行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气除尘脱硝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煤炭燃烧排放的烟气中通常包括飞灰、氮氧化物NOx在内的多种污染物质。其中,NOx是一种主要的大气污染物,目前减少氮氧化物NOx排放的措施有多种,基于投资成本、运行效率等方面的原因,干法有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然而,现有的SCR系统存在以下问题:需要定期更换催化剂;催化剂磨损度大,脱硝后的烟气仍需要除尘;需要增加辅助热源以提高催化剂活性;系统占用空间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烟气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烟气处理装置,所述烟气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和隔板组件,所述壳体内限定有腔室,所述隔板组件设置在所述腔室内并将所述腔室分隔为进气室、反应室和出气室,所述进气室和所述出气室分别通过设置在所述隔板组件上的通孔与所述反应室连通,所述壳体设置有与所述进气室连通的进气口和与所述出气室连通的出气口,所述反应室内填充有用于对烟气进行脱硝除尘的催化剂颗粒。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室、所述反应室和所述出气室沿所述壳体的横向依次排布,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进气室的下部,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出气室的上部。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室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开口,和/或所述出气室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用于限定所述进气室底部的第一底壁部分形成为从上至下直径逐渐减小的漏斗状,所述第一开口开设在所述第一底壁部分的底部;和/或
所述壳体的用于限定所述出气室底部的第二底壁部分形成为从上至下直径逐渐减小的漏斗状,所述第二开口开设在第二底壁部分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烟气处理装置包括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安装在所述第一开口处,以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第一开口;和/或所述烟气处理装置包括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安装在所述第二开口处,以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第二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组件包括位于所述进气室与所述反应室之间的第一隔板和位于所述反应室与所述出气室之间的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上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和多个第二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分别沿所述壳体的竖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通孔的轴向和所述第二通孔的轴向与所述壳体的竖向之间的夹角均为30-45°,且所述第一通孔的轴向由下至上朝向所述进气室一侧倾斜,所述第二通孔的轴向由下至上朝向所述出气室一侧倾斜。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用于限定所述进气室的第一壁为双层结构,和/或所述壳体的用于限定所述出气室的第二壁为双层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设置有与所述反应室连通的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在所述壳体的外部与所述进料口连通以使从所述出料口排出的催化剂颗粒能够再次从所述进料口进入所述反应室内。
进一步的,所述烟气处理装置包括输送单元,所述输送单元用于将从所述出料口排出的催化剂颗粒输送至所述进料口;和/或所述出料口处设置有流量控制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海顺德钛催化剂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海顺德钛催化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23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