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有机近红外荧光材料及其制备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02613.9 | 申请日: | 2020-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33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吕春燕;张玉建;罗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D285/14 | 分类号: | C07D285/14;C09K11/06;A61K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任苇 |
地址: | 313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有机 红外 荧光 材料 及其 制备 用途 | ||
1.一种有机近红外荧光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具有如式(Ⅰ)所示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近红外荧光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的最大荧光发射峰为701±4n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近红外荧光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的绝对量子效率为42~49%。
4.一种近红外荧光聚合物半球,其特征在于,将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材料与环氧树脂溶于有机溶剂中,得到掺杂有近红外荧光材料的树脂溶液,将该树脂溶液制备成聚合物半球;其中,所述有机溶剂为:氯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近红外荧光聚合物半球,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树脂溶液涂抹到经憎水处理的介质膜反射镜上,在表面张力作用下缩聚成半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近红外荧光聚合物半球,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溶液中近红外荧光材料的掺杂浓度为4.8wt%。
7.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近红外荧光聚合物半球,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半球在22.3kW·cm-2以上能量下激发就能在735.2nm产生近红外激光。
8.一种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有机近红外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合成路线为:
将具有如式(Ⅱ)所示结构的苯并噻二唑衍生物、4-(N,N-二苯基氨基)联苯-4’-乙腈、有机强碱于无水乙醇溶液中,加热至40~60℃搅拌反应;其中,该有机强碱选自:甲醇钠和/或乙醇钠;
待反应结束后,采用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所述的有机近红外荧光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有机近红外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如式(Ⅱ)所示结构的苯并噻二唑衍生物的合成路线为:
将[4-[双(4-甲氧基苯基)氨基]苯基]硼酸、7-溴-4-醛基苯并噻二唑、四(三苯基磷)钯、无机强碱溶液于甲苯/四氢呋喃混合溶液中,在惰性气体条件下,升温至80~140℃回流反应;其中,该无机强碱溶液包含:K2CO3溶液;
待反应结束后,采用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所述的苯并噻二唑衍生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有机近红外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苯并噻二唑衍生物、4-(N,N-二苯基氨基)联苯-4’-乙腈、有机强碱的摩尔比为1:1~2:10~20;
所述[4-[双(4-甲氧基苯基)氨基]苯基]硼酸:7-溴-4-醛基苯并噻二唑:四(三苯基磷)钯:无机强碱的摩尔比为2:2~3:0.1~0.3:3~5;
合成所述有机近红外荧光材料时,硅胶柱层析采用的洗脱剂为体积比为4:1的石油醚和二氯甲烷;合成所述苯并噻二唑衍生物时,硅胶柱层析采用的洗脱剂为体积比为3:1的石油醚和二氯甲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师范学院,未经湖州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261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