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制混凝土空心墙体结构及施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03537.3 | 申请日: | 202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5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郑永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红玲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B28B1/14;B28B11/08;B28B11/2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何丽英 |
地址: | 110005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混凝土 空心 墙体 结构 施工工艺 | ||
本发明属于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特别设计一种预制混凝土空心墙体结构及施工工艺。预制混凝土空心墙体结构包括墙板Ⅰ、墙板Ⅱ、空腔限位套管及连接固定装置,其中墙板Ⅰ和墙板Ⅱ平行设置,墙板Ⅰ和墙板Ⅱ上相对应地均设有多个定位孔,并且相对应的定位孔之间设有空腔限位套管;连接固定装置穿过墙板Ⅰ和墙板Ⅱ上相对应的定位孔及空腔限位套管,将墙板Ⅰ和墙板Ⅱ连接为一体。墙板Ⅰ和墙板Ⅱ的定位孔内设有墙板厚度控制环,墙板Ⅰ和墙板Ⅱ分别与其内的墙板厚度控制环浇注为一体。本发明的两侧墙板平行生产,工艺简单,工效大幅度提升;无需二次养护问题,降低了能耗;减少了不必要空腔内配筋,降低产品造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特别设计一种预制混凝土空心墙体结构及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工业化进程的迅速发展,混凝土预制构件的需求量逐年提升。装配式建筑中,剪力墙结构占比最大,技术最复杂。现有规范中,剪力墙分为两种:实心剪力墙及空心剪力墙(又称双面叠合剪力墙、空心墙)。
空心墙也叫装配整体式双面叠合剪力墙,由内外页墙及空腔组成,在工厂预制成型,运抵施工现场空腔内配置连接钢筋并浇筑混凝土,使得墙体结构上下、左右充分连接,形成建筑的竖向受力体系。同实心剪力墙相比,空心墙具有制作方便、连接可靠、抗震性能优异、易于安装等优点。
国内外现有的空心墙结构形式及生产工艺:
利用桁架筋翻转插入式:制作单层钢筋网片;钢筋网铺设于墙板模具内,再敷设桁架筋;浇筑混凝土,养护成型后,形成带桁架筋的单片墙板;将桁架筋墙板利用翻转设备进行翻转,使得桁架筋7所在墙板面朝下,对准底层墙板;此时底层墙板刚刚浇筑完毕混凝土,在混凝土硬化前上层墙板的桁架筋7插入底层墙板混凝土中。(插入深度一般20mm左右,因为国内规范要求单片墙板的厚度只有50mm--60mm),两层墙板再一起养护成型,最终成为空心墙体,如图1所示。
利用桁架筋翻转插入式的缺陷是:设备复杂,投资巨大;程序复查,必须先后成型,生产效率低下;二次共同养护,浪费能耗;翻转插入时,上层板极易凹陷,使得空心墙尺寸不准;插入时如遇石子,容易造成两墙板开裂;脱模、起吊困难,如设置起吊点,也只能是插入方式,制作难度大,受力不稳。由于两片墙体只靠桁架筋插入混凝土固定,锚固力很低,运输、吊装过程极易破坏,且无法修复;空腔浇筑混凝土时,极易涨模;内腔至少有一面是不能做粗糙面的,因为两片墙板合拢后混凝土还需要振捣密实,此时已经无法制作粗糙面,空腔后浇混凝土容易产生分层,这是国家规范严格禁止的;增加桁架筋,成本严重提升,另外不能生产带保温层的空心墙。
利用焊接钢筋网片翻转插入式:制作双层钢筋网片,即通过连接筋8先把两片墙体的受力钢筋网连接在一起,形成两层钢筋骨架;钢筋网铺设于墙板模具内;再浇筑混凝土,养护成型后,形成带外露钢筋网片的单片墙板,即:另外一片墙板的受力钢筋网于本片墙板形成了一体;再将墙板利用翻转设备进行翻转,使得外露钢筋网所在墙板面朝下,对准底层墙板;此时底层墙板刚刚浇筑完毕混凝土,在混凝土硬化前上层墙板的钢筋网整体插入底层墙板混凝土中;两层墙板再一起养护成型,最终成为空心墙体,如图2所示。
利用焊接钢筋网片翻转插入式的缺陷:钢筋网制作工艺复杂,设备投资大(两片墙的钢筋网预先焊接在一起);先后成型,二次养护,浪费能源;成型精度难以保证,整片钢筋网插入,砂石阻挡很难达到预定埋深;合拢时,上层板凹陷严重;内腔不能形成粗糙面,两片墙板,至少有一片墙板侧面不能出筋,因为插入的那片钢筋网只能比混凝土范围小,即网片不能超出模具范围。这样在应用中,侧面墙板连接效果大打折扣,即损失了受力截面,必然是建筑成本上升;不能生产带保温层的空心墙体。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一种预制混凝土空心墙体结构及施工工艺,以克服现有生产方式及生产工艺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红玲,未经赵红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35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