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低温锂电池电解液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03938.9 | 申请日: | 2020-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4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郭营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安和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66 | 分类号: | H01M10/0566;H01M10/0567;H01M10/052 |
代理公司: | 湖州长兴西木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25 | 代理人: | 韩燕燕 |
地址: | 313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锂电池 电解液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低温锂电池电解液及其制备工艺,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碳酸乙烯酯10‑12、碳酸二甲酯10‑15、碳酸甲乙酯5‑8、五氟化磷16‑18、苯丙三氮唑5‑9、氢氟酸4‑7、三羟基三乙胺5‑8、二乙二醇3‑5、添加剂20‑25、缓冲剂22‑27,本发明通过添加剂与缓冲剂优化电解液成分,使得电解液具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提高电解液的电循环活性,使得锂电池在低温环境下依旧具有稳定的充放电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低温锂电池电解液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锂电池电解液是电池中离子传输的载体,一般由锂盐和有机溶剂组成,电解液在锂电池正、负极之间起到传导离子的作用;因电解液的电化学反应与环境温度有关,所以环境中温度对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影响最大;低温下,电解液的粘度降低,导电性下降,活性物质的活性也会降低,会使电解液的浓度差变大,极化增强,使充电提前终止;更重要的是,锂离子在碳负极的扩散速度会更慢。容易有锂的析出,温度下降,电极的反应速率也下降。假设电池电压保持恒定,放电电流降低,电池的功率输出也会下降。
目前,磷酸铁锂电池是应用在电动汽车上最多的电池,这种电池安全性高,单体寿命较长,但磷酸铁锂有一个致命的缺点,磷酸铁锂电池的低温性能比其他技术体系的电池略差;低温对磷酸铁锂的正负极、电解液和粘接剂等都存在影响;低温下电解液的黏度会增加,锂离子迁移阻抗也会随之增大,进一步影响动力电池的输出功率,因此研发一种针对低温下锂电池的电解液及其制备工艺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低温锂电池电解液及其制备工艺,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耐低温锂电池电解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碳酸乙烯酯10-12、碳酸二甲酯10-15、碳酸甲乙酯5-8、五氟化磷16-18、苯丙三氮唑5-9、氢氟酸4-7、三羟基三乙胺5-8、二乙二醇3-5、添加剂20-25、缓冲剂22-27。
进一步地,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碳酸乙烯酯11-12、碳酸二甲酯12-14、碳酸甲乙酯6-8、五氟化磷16-17、苯丙三氮唑6-7、氢氟酸5-7、三羟基三乙胺5-6、二乙二醇4-5、添加剂21-24、缓冲剂23-25;
碳酸乙烯酯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有机溶剂,可溶解多种聚合物;另可作为有机中间体,可替代环氧乙烷用于二氧基化反应,可应用于锂电池电解液中;
碳酸二甲酯是一种低毒、环保性能优异、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它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分子结构中含有羰基、甲基和甲氧基等官能团,具有多种反应性能;
碳酸甲乙酯别名碳酸乙基甲酯,为无色透明液体,不溶于水,可用于有机合成,是一种优良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溶剂。
进一步地,所述添加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碳酸二乙酯13-15、六氟磷酸锂15-20、苯甲酸钠2-5、丙二醇6-9、聚山梨酯2-5;
丙二醇可用作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原料,在化妆品、牙膏和香皂中可与甘油或山梨醇配合用作润湿剂;在染发剂中用作调湿、匀发剂,也用作防冻剂,还用于玻璃纸、增塑剂和制药工业。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碳酸丙烯酯15-18、硫酸乙烯酯12-15、正癸二酸3-5、甲基苯丙三氮唑4-7;
癸二酸用途广泛,主要用来制取癸二酸的酯类,其酯类用途广泛,如癸二酸二丁酯、癸二酸二辛酯、癸二酸二异辛酯,这些酯类可作塑料、耐寒橡胶的增塑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安和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州安和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39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