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腔卧式旋回破碎机及其智能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04280.3 | 申请日: | 2020-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5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陈碧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誉鼎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4/12 | 分类号: | B02C4/12;B02C4/30;B02C4/34;B02C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卓邦荣 |
地址: | 453100 河南省新***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式 旋回 破碎 及其 智能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腔卧式旋回破碎机及其智能控制方法,破碎箱具有左右两个破碎腔体,两个破碎腔体可以同时进行砂石骨料的破碎作业,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破碎机的设备高度缺点、圆锥形轧臼壁缺点和设备基础建设复杂及成本较大的缺点,适合大面积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破碎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腔卧式旋回破碎机及其智能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破碎机是一种主要对各类石料进行破碎作业的设备。现有的破碎机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有以下几种缺点:1.设备高度缺点,现有旋回破碎机为单缸液压圆锥破碎机结构特征,其设备主轴为垂直于地面安装,其设备高度较高,不适合现场空间有限的地方使用; 2.圆锥形轧臼壁,现有旋回破碎机轧臼壁为圆锥形无齿结构,其破碎能力弱;3.设备基础建设复杂及成本较大,现有旋回破碎机设备基础下部需要设计较大的物料缓冲仓,从而造成较大的基础建设成本付出。因此,设计一种可以克服上述缺点的破碎机,暨成为目前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腔卧式旋回破碎机及其智能控制方法,破碎箱具有左右两个破碎腔体,两个破碎腔体可以同时进行砂石骨料的破碎作业,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破碎机的设备高度缺点、圆锥形轧臼壁缺点和设备基础建设复杂及成本较大的缺点,适合大面积推广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腔卧式旋回破碎机,包括安装座,安装座上设有破碎箱,破碎箱的左侧设有第一液压调整装置,破碎箱的右侧设有第二液压调整装置,第一液压调整装置和第二液压调整装置对称设置在破碎箱的两侧,第一液压调整装置和第二液压调整装置外形结构均相同,破碎箱的顶部设有供料口,破碎箱的左侧和右侧均敞口,破碎箱的底部设有落料口,破碎箱的内部设有旋转辊,旋转辊沿前后方向转动设置在破碎箱的前后侧壁上,旋转辊的主轴向前延伸出破碎箱并设有传动带轮,旋转辊上设有若干拼装成的轧臼壁;
第一液压调整装置包括支撑座和位移传感器,支撑座固定在安装座的右侧,支撑座上设有上破碎壁和下破碎壁,上破碎壁和下破碎壁组成圆拱型结构设置在破碎箱的左侧敞口位置,上破碎壁与支撑座固定连接,下破碎壁铰接在上破碎壁的下侧,下破碎壁和上破碎壁之间还设有第一支撑液压缸,位移传感器安装在第一支撑液压缸上,下破碎壁和支撑座之间设有第二支撑液压缸,下破碎壁的下侧边沿与旋转辊之间设有排料通道,排料通道位于破碎箱落料口的上方。
所述旋转辊为圆柱形结构,旋转辊上拼装成的轧臼壁为圆柱形的轧臼壁。
所述第一支撑液压缸上设有液压蓄能器。
一种双腔卧式旋回破碎机的智能控制方法,破碎箱具有左右两个破碎腔体,两个破碎腔体可以同时进行砂石骨料的破碎作业;旋转辊两侧分别设有上破碎壁及下破碎壁,上破碎壁为固定形式,下破碎壁可活动,用于调整轧臼壁与下破碎壁之间的开口间隙,从而实现对破碎物料粒度大小的控制,下破碎壁后端设有液压调整座及支撑座,进而对破碎过程中实现过载保护及提供相应的支撑力;每个下破碎壁和上破碎壁之间还设有第一支撑液压缸,位移传感器安装在第一支撑液压缸上,位移传感器可以测量第一支撑液压缸的行程,用于控制轧臼壁和破碎壁之间的劈碎距离;当破碎箱进入难以破碎的物料时,液压蓄能器内部压力升高,快速泄压,此时排料通道自动调大,便于该物料排除,随后又液压站迅速补压,破碎机恢复正常工作,该过程无需停机清理硬物。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旋转辊采用水平安装,较大限度的降低了设备的给料高度,减小安装所占用的空间,获取更加合理的工艺布置;采用多块拼装齿形轧臼壁,其破碎能力强,更容易实现矿石的咬合,从而提供强大的破碎力;破碎箱下方无需设置缓冲料斗,可直接将破碎后的物料落入成品皮带机进行运输处理,降低了基础高度及建设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誉鼎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中誉鼎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42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微网雾化器及雾化系统
- 下一篇:一种辅助坑道的瓦斯排放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