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菌植物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04285.6 | 申请日: | 2020-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3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杜西兰;靳进波;宋季岭;龙雪彬;熊一鸣;石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贵州省复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复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省材料技术创新基地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97/02;C08L67/02;C08L23/00;C08L51/06;C08K5/526;C08K5/134;C08K5/3435;C08J5/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 代理人: | 阳江军 |
地址: | 550014 贵州省贵阳***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菌 植物纤维 增强 聚丙烯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1.一种抗菌植物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天然植物纤维在碱性溶液中浸泡至润胀,然后清水清洗后冷冻干燥得到碱性溶液中浸泡后的天然植物纤维;
步骤二、将碱性溶液中浸泡后的天然植物纤维、硅烷基季胺盐单体和去离子水混合并调节pH值至4-7,搅拌并于25℃下反应1-24h得到硅烷偶联剂改性材料;碱性溶液中浸泡后的天然植物纤维、硅烷基季胺盐单体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20:0.1-5:100;
步骤三、将抗菌植物纤维,聚丙烯、抗氧剂、光稳定剂、乙撑双硬脂酸酰胺、聚烯烃弹性体和相容剂进行共混,在170℃-200℃下熔融挤出,即制备得到抗菌植物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其中,聚丙烯用量为50-80份、抗菌植物纤维粉10-30份、抗氧剂0.5-2份、光稳定剂0.5-2份,分散剂2-5份,聚烯烃弹性体10-20,相容剂1-5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植物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为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四[甲基-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季戊四醇酯、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中的一种或多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植物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稳定剂为聚丁二酸(4―羟基-2,2,6,6-四甲基―1―哌啶乙醇)酯,双(2,2,6,6-四甲基哌啶基)癸二酸酯中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植物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基季胺盐单体为3-三甲氧基硅丙基氯化铵及其衍生物、3-三甲氧基硅丙基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三甲氧基硅丙基-N,N,N-三甲基氯化铵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植物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5%-10%,浸泡时间为1-24h。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植物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搅拌的方式为磁力搅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植物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植物纤维包括麦秆、玉米秸秆、稻秸秆、甘蔗渣、木粉和茶叶秆。
8.一种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抗菌植物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抗菌植物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
9.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抗菌植物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用于制作汽车内外饰、包装、餐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贵州省复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复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省材料技术创新基地,未经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贵州省复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复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省材料技术创新基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428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怠速目标转速控制方法
- 下一篇:大理石废渣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