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煤微量元素逐步浸取及赋存状态分析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05034.X | 申请日: | 202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07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国;车晓阳;谢晓深;滕金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1/34;G01N1/44;G01N1/30;G01N27/62 |
代理公司: | 西安众星蓝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34 | 代理人: | 李立功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煤 微量元素 逐步 状态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煤微量元素逐步浸取及赋存状态分析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一、样品初步提取;步骤二、残渣1的第一种提取方法;步骤三、残渣1的第二种提取方法;步骤四、数据测定;步骤五、数据结果验证;步骤六、石煤中微量元素赋存状态分析。本发明采用逐步浸取法实现了石煤中各可溶性组分的逐步充分分离,从而准确获得各组分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并通过数据测定和分析得到种类更多、更细致的石煤中微量元素赋存状态,同时采用两个不同的提取方向进行相互补充和验证,并提出三个验证指标,提高了石煤中微量元素赋存状态研究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煤微量元素逐步浸取及赋存状态分析的方法。
背景技术
煤炭是一种复杂的地质产物,煤中微量元素的分布情况是多种地质因素和元素本身物化性质共同作用的结果,元素的不同赋存状态表示不同的地质成因。煤中微量元素赋存状态的研究对于元素迁移途径、释放能力及环境影响程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以为煤及燃煤产物中有益元素的开发利用和煤型稀有金属元素的提取工艺提供理论支持。近年来,国外众多学者对本国煤中微量元素的赋存状态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研究对象及重点主要集中于烟煤和无烟煤。
石煤是一种特殊的煤(腐泥煤),外观看起来像石头,因此而得名。由于石煤含有高含量的二氧化硅,也有学者将其定义为硅质岩。石煤形成年代久远,一般在泥盆纪之前,以寒武纪早期储量最大,也有部分地区晚二叠纪分布。我国是世界上少数拥有石煤资源的地区,石煤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各省(石煤总储量61,876.7Mt)。在我国,石煤具有久远的开采和使用历史。石煤具有高灰、高硫、低热值、伴生元素多等特点,因其伴生多种有益有害元素而备受关注。石煤中主要伴生有钒、钼、铀、磷、银、铜、锌、铂、钴、铅、镉、镓、镍、钯、钇等元素,其中钒的品位普遍较高,经常达到开采利用品位,其次是钼、铀、磷、银等。
石煤一直是我国南方缺煤地区的燃料供给,在石煤燃烧过程中,由于有毒有害元素的释放,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人体伤害,如地方性砷中毒和氟中毒。同时,石煤中伴生有数量可观的稀有金属元素,也不能被忽视。石煤含有丰富的稀有金属元素,在工业提钒(钼)和富硒农产品等方面具备综合开发的潜力。因此,石煤中微量元素一方面是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另一方面是影响现代工业发展的关键金属元素的潜在来源。如果有用的元素不加以提取,有害元素不加以处理,则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无论是石煤作为燃料被大量使用,还是将石煤视为有益金属元素的开发源泉,在石煤的使用过程中都要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石煤中的有害元素对环境的影响如何?另一个是石煤中的有益元素如何进一步高效提取?而上述两个问题都以搞清石煤中微量元素的赋存状态为前提和基础。
目前,关于石煤中微量元素赋存状态的研究匮乏。石煤中有机组分和无机组分的占比与一般的烟煤无烟煤相差甚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以往关于地质体中微量元素的赋存状态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岩石、腐植煤、油页岩等,研究角度和实验方案也多集中于上述地质体,并已经获得了较为成熟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但有关石煤的微量元素赋存状态研究则罕见报道。因此在借鉴其他地质体成熟的微量元素赋存状态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石煤自身特点,探索一套适用于石煤的微量元素赋存状态分析方法极为必要。
目前,石煤的微量元素赋存状态分析方法一般存在以下问题:(1)有关石煤的微量元素赋存状态研究方法/实验极少,几乎无可参考;(2)其他地质体微量元素赋存状态研究实验多涉及有机质和无机矿物重力浮沉筛选,由于石煤中有机质少且分散,因此该方案对石煤样品不适用;(3)没有在实验方案设计中考虑数据相互补充验证,导致实验结果可信度不可查;(4)很少提供配套的实验数据整理分析方法,可推广性差;(5)实验步骤繁琐,耗时费力,实验中容易出错。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50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