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脊波导与玻珠的连接结构及微波器件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06505.9 | 申请日: | 202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0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邓世雄;陈书宾;高长征;潘海波;王磊;汤晓东;戈江娜;宋学峰;马维龙;石超;王生明;史磊;尹春伟;王亚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P5/107 | 分类号: | H01P5/107;H01P5/1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王朝 |
地址: | 05005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导 连接 结构 微波 器件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脊波导与玻珠的连接结构及微波器件,属于微波封装技术领域,包括脊波导本体和玻珠,脊波导本体包括波导腔体和设于所述波导腔体内的脊体,所述脊体上设有开槽;玻珠包括玻珠本体和与所述玻珠本体相连的探针,所述探针伸入所述开槽内,所述玻珠借助所述探针与所述脊波导连接。本发明提供的脊波导与玻珠的连接结构,由于玻珠的探针与脊波导本体无需焊接,避免了焊接过程中的应力形变和造成的应力损伤,由于探针直接插入开槽中,利用开槽的收缩应力可以将探针夹紧,实现一定的弹性接触,在应用的器件工作时,可以具有一定的调节性,避免产生应力损伤,使得连接可靠,保证器件的平稳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波封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脊波导与玻珠的连接结构及微波器件。
背景技术
波导结构在高频高功率微波组件中广泛应用,而脊波导由于其插入损耗低、工作带宽宽,应用场合更加普遍。微波组件多采用微带结构,其与波导结构的连接变换一直是研究的重点。针对星载、弹载等高可靠性组件,必须要求结构具有良好的气密性,而传统波导转微带结构无法保证连接的气密,且连接多采用铅锡焊接结构,易引发过应力损伤,可靠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脊波导与玻珠的连接结构,旨在解决现有脊波导的连接方式易引发应力损伤,可靠性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脊波导与玻珠的连接结构,包括:脊波导本体和玻珠,脊波导本体包括波导腔体和设于所述波导腔体内的脊体,所述脊体上设有开槽;玻珠包括玻珠本体和与所述玻珠本体相连的探针,所述探针伸入所述开槽内,所述玻珠借助所述探针与所述脊波导连接。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脊体为阶梯式结构,包括自上至下顺次相连的所述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所述开槽设置于所述第一台阶上,所述第一台阶的上表面与所述波导腔体的顶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台阶的底部与所述波导腔体的下壁连接。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脊体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台阶下方的第三台阶,所述第三台阶的底部与所述波导腔体的下壁连接。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开槽的底部高于所述第二台阶的上表面。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开槽的深度大于所述探针的直径。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开槽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台阶沿阶梯方向的中心线一致。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脊体的两侧至所述波导腔体内相邻的两侧壁之间的距离相等。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玻珠本体为圆柱体,所述探针沿所述玻珠本体的中心穿过。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脊波导本体上设有多个安装孔。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波器件,包括所述的脊波导与玻珠的连接结构。
本发明提供的脊波导与玻珠的连接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脊波导与玻珠的连接结构,在脊体上设置开槽,将玻珠的探针插入开槽中,依靠脊体自身的恢复力实现非硬接触,降低应力损伤的风险,进而实现脊波导与玻珠的可靠性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连接结构,应用于微波器件上,由于玻珠的探针与脊波导本体无需焊接,避免了焊接过程中的应力形变和造成的应力损伤,由于探针直接插入开槽中,利用开槽的收缩应力可以将探针夹紧,实现一定的弹性接触,在应用的器件工作时,可以具有一定的调节性,避免产生应力损伤,使得连接可靠,保证器件的平稳运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65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