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自组织网络动态组网的方法、节点和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06759.0 | 申请日: | 202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13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旻豪;单建伟;陈鑫;孔翔;黄瀚则;钟占禄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诚一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52/28 | 分类号: | H04W52/28;H04W52/34;H04W8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牟昌兵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组织网络 动态 组网 方法 节点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无线自组织网络动态组网的方法、节点和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建立无线自组织网络,其中,该无线自组织网络包括:多个第一节点和多个第二节点,多个第二节点之间通过多个第一节点通信;对于至少部分第一节点,根据第一节点的期望生命周期,确定第一节点期望服务的第二节点的期望数量;对于至少部分第二节点,根据第二节点的计划行动路径确定第二节点与至少部分第一节点之间的距离;以及,至少根据第一节点的该距离、该期望数量以及第一节点当前服务的第二节点的当前数量,选择为第二节点提供通信服务的第一节点。避免了过度消耗第一节点的能量而导致网络生命周期降低等问题,同时兼顾通信距离提高通信质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自组织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自组织网络动态组网的方法、节点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无线自组织网络是无线网络的重要形态,在智能无线通信时代,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无线自组织网络,对于在缺乏基础设施的区域形成通联网络具有重要意义,尤其适合但不限于抢险救灾、偏远地区应急行动等。
为了实现无线自组网的多跳联通能力,分簇组网是重要手段。节点的移动变化,在给用户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网络拓扑的变化。由于无线通信的距离受限、传输衰落等特点,节点的移动变化会导致网络连接的不稳定。因此,在无线自组织网络中,节点移动过程中的簇首选择很重要。
相关技术中,簇首选择方法包括:一是采用最小ID号方法,即节点选择邻居簇首中ID号最小的簇首;二是采用最近距离方法,即节点选择距离自己最近的簇首;三是采用路径平均最短距离方法,即节点选择整条移动路径上相对距离平均最短的簇首。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线自组织网络动态组网的方法、节点和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线自组织网络动态组网的方法,包括:建立无线自组织网络,其中,该无线自组织网络包括:多个第一节点和多个第二节点,多个第二节点之间通过多个第一节点通信;对于至少部分第一节点,根据第一节点的期望生命周期,确定第一节点期望服务的第二节点的期望数量;对于至少部分第二节点,根据第二节点的计划行动路径确定第二节点与至少部分第一节点之间的距离;以及,至少根据第一节点的该距离、该期望数量以及第一节点当前服务的第二节点的当前数量,选择为第二节点提供通信服务的第一节点。
在某些实施例中,至少根据第一节点的距离、期望数量以及当前数量,选择为第二节点提供通信服务的第一节点,包括:确定第一节点的距离和服务数量绝对值之间的加权平均值,其中,该服务数量绝对值为第一节点的期望数量与当前数量之差的绝对值;以及,在至少部分第一节点中,选择该加权平均值最大的第一节点为第二节点提供通信服务。
在某些实施例中,根据第一节点的期望生命周期,确定第一节点期望服务的第二节点的期望数量,包括:确定第一节点为当前服务的第二节点提供的平均传输速率,以及第一节点当前提供的平均带宽;根据该平均传输速率和平均带宽,确定第一节点提供通信服务的平均功率;以及,根据第一节点的剩余能量、期望生命周期和平均功率,确定第一节点期望服务的第二节点的期望数量。
在某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确定第一节点提供服务的第二节点的总能耗;根据第一节点的总能耗和第一节点的初始能量,确定第一节点的剩余能量。
在某些实施例中,响应于第一节点的期望数量和/或当前数量的变化,选择为第二节点提供通信服务的第一节点;和/或,响应于第二节点的计划行动路径和/或传输速率需求的变化,选择为第二节点提供通信服务的第一节点。
在某些实施例中,计划行动路径包括按照时间段划分的多个片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诚一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诚一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67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