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锂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06982.5 | 申请日: | 202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7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任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飞翼新能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485;H01M4/505;H01M4/525;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孔凡红 |
地址: | 美国马萨诸塞州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锂电池 正极 活性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锂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用于锂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核前驱体制备;加入掺杂材料M4制备壳前驱体;加入锂源进行烧结,得到目标产物[Lia(Ni1‑x‑yCoxM1y)O2]d·[Lis(Ni1‑m‑n‑tComM2nM4t)O2]1‑d。本发明制备方法合成的具有核壳结构的用于锂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具有优良的循环性能。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过程可控,易于工业化量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锂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动力型锂离子电池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同时针对新能源汽车对续航里程的高要求,对其能量密度、高循环性能及高安全性能也有较高的要求。用于锂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之一,也是阻碍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关键因素。
目前,国内外正极材料厂家所生产的材料多为细小晶粒团聚而成的二次颗粒。然而,二次球形颗粒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1)二次球结构使得材料结构牢固性差,在电极制备过程中,在使用较高压力进行压实时,二次球易破碎,从而导致材料内部颗粒裸露,与电解液的副反应加剧,金属离子溶出,电化学性能下降;(2)组成二次球的一次颗粒的粒径小,且结构缺陷多,在高电压充分条件下易发生结构坍塌;(3)二次球颗粒内部难以进行结构修饰,充放电过程中界面副反应难以抑制;(4)二次球颗粒容易导致气涨等问题。
研究发现,单晶形貌的正极材料相比于传统二次球结构三元正极材料,不仅具有高电压下更高的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同时可以有效改善材料的高温性能,胀气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单晶正极材料还具有以下优点:(1)机械强度高,电极压实过程中不容易破碎,压实密度可以达到3.8g/cm3~4.0g/cm3,较高的压实密度可减小材料内阻,减小极化损失,延长电池循环寿命,提高电池能量密度;(2)特殊的一次单晶粒子形貌,比表面积低,有效地减少了材料与电解液之间的副反应;(3)单晶颗粒表面光滑,与导电剂的接触更为充分,有利于锂离子的传输。因此,单晶正极材料的研究将成为锂离子电池材料的研究新方向。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锂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锂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所述用于锂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具有核壳结构,所述用于锂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的化学式如式(I)所示:
[Lia(Ni1-x-yCoxM1y)O2]d·[Lis(Ni1-m-nComM2nM4t)O2]1-d (I)
Lia(Ni1-x-yCoxM1y)O2为所述用于锂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的核的化学式,Lis(Ni1-m-n-tComM2nM4t)O2为所述用于锂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的壳的化学式;所述M1和M2分别独立地选自Mn和/或Al;所述M4选自碱金属元素、碱土金属元素、第IIIA族元素、第IVA族元素、过渡金属及稀土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飞翼新能源公司,未经飞翼新能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69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氧化物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多层弹性布材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