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三个不同电场区域的有界波模拟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07014.6 | 申请日: | 202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36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何金良;韩志飞;杨光照;胡军;余占清;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29/08;G01R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大紫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8 | 代理人: | 彭一波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三个 不同 电场 区域 有界波 模拟器 | ||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三个不同电场区域的有界波模拟器,属于电磁技术领域。其中有界波模拟器包括:脉冲信号发生器、电场装置和终端负载,电场装置设置于脉冲信号发生器的发射端口,电场装置包括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之间在接入电源时依次形成三个电场区域,三个电场区域沿脉冲信号发生器的脉冲信号传输方向排列,且三个电场区域对应的板间距不同;终端负载设置于电场装置的远离脉冲信号发生器的端部,终端负载位于脉冲信号发生器的脉冲信号传输方向。这样,利用电场装置的三个不同板间距的电场区域,可以实现器件测试所需的不同电场强度,提高有界波模拟器的电场场强、频率和幅值,优化有界波模拟器的电场性能。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三个不同电场区域的有界波模拟器。
背景技术
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是研究在有限的空间、时间、频谱资源条件下,各种用电设备(广义还包括生物体)可以共存,并不致引起降级的一门学科。它包括电磁干扰和电磁敏感度两部分,电磁干扰测试是测量被测设备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产生并向外发射的电磁波信号的大小来反应对周围电子设备干扰的强弱。电磁敏感度测试是测量被测设备对电磁骚扰的抗干扰的能力强弱。
随着电磁兼容技术的快速发展,对芯片、PCB、IC等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测试越来越严格。电磁兼容测试环境必须满足空间电场强度、频率和均匀性的高要求,而水平电磁波正是产生合适电场的有利技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水平电磁波产生装置包括横向电磁场室(Transverse Electric and Magnetic Field cell,简称TEM)、千兆赫兹横向电磁室(Gigahertz Transverse Electromagnetic cell,,简称GTEM)和有界波模拟器。
TEM室是同轴波导器件,在内外导体板之间产生横向电磁波。该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能够准确计算内部电场强度。然而缺点是可用频率的上限和测量尺寸之间存在矛盾,测量尺寸限制为最小工作波长的四分之一,因此仅适用于芯片等小型器件。GTEM室在TEM室的基础上采用单端过渡结构,采用与电阻匹配的终端面积阵列作为终端负载,在底板上铺设吸收材料,有效降低电压驻波比(Voltage Standing Wave Ratio,简称VSWR)。GTEM室具有宽频带(高达1GHz)和非常均匀的电场。有界波模拟器又称平行板TEM室(ParallelPlates TEM Cell,简称PPTC),是一种由高压脉冲发生器、传输线和终端负载组成的横向电磁波发生器。它可以产生频率高达GHz的强电场,并将能量集中在设备内部。与TEM室和GTEM室相比,有界波模拟器在牺牲电场高频率、高幅值的同时,在工作空间方面有明显的优势,能够产生较为均匀的电场。
现代电子设备和元器件集成度高,体积小,同时具有良好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因此,对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测试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宽频带、均匀性好、高场强的电场发生装置对电磁兼容测试具有重要意义。
可见,现有亟需能够同时满足器件测试环境所需的电场高频率、高幅值、高场强的有界波模拟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三个不同电场区域的有界波模拟器,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三个不同电场区域的有界波模拟器,包括:
脉冲信号发生器;
电场装置,所述电场装置设置于所述脉冲信号发生器的发射端口,所述电场装置包括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所述第一金属板和所述第二金属板之间在接入电源时依次形成三个电场区域,三个所述电场区域沿所述脉冲信号发生器的脉冲信号传输方向排列,且三个所述电场区域对应的板间距不同;
终端负载,所述终端负载设置于所述电场装置的远离所述脉冲信号发生器的端部,所述终端负载位于所述脉冲信号发生器的脉冲信号传输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70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