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夹具和加工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07133.1 | 申请日: | 202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34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陆长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汪海屏;王淑梅 |
地址: | 5283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具 加工 组件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夹具和加工组件。其中,夹具与内径加工刀具配合使用,包括:定位装置;限位装置,限位装置包括挡块,沿内径加工刀具的转轴的方向,挡块和定位装置之间具有间隙,在垂直于内径加工刀具的转轴的平面内,挡块被配置为相对于定位装置移动。本发明提供的夹具,定位装置被配置为对工件在垂直于内径加工刀具的转轴的平面内的运动进行限位,内径加工刀具完成加工在退刀的过程中,挡块移动使至少部分挡块与工件相对以对工件进行限位,避免工件被内径加工刀具带出而使工件报废,并避免了内径加工刀具将工件带出后需要将工件取下而破坏内径加工刀具精度、影响加工效率的问题,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加工品质,并降低了加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件的内径加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夹具和加工组件。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内径加工刀具对工件内径加工时,工件固定在夹具上不会随着内径加工刀具的转动而移动,但是,当内径加工刀具完成加工在退刀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因内径加工刀具与工件紧密配合而将工件带出的现象,进而使工件报废并影响加工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夹具。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加工组件。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夹具,与内径加工刀具配合使用,包括:定位装置;限位装置,限位装置包括挡块,沿内径加工刀具的转轴的方向,挡块和定位装置之间具有间隙,在垂直于内径加工刀具的转轴的平面内,挡块被配置为相对于定位装置移动。
本发明提供的夹具,与内径加工刀具配合使用,用于对工件的内径进行加工。夹具包括定位装置和限位装置,定位装置被配置为对工件在垂直于内径加工刀具的转轴的平面内的运动进行限位,即当内径加工刀具对工件的内径进行加工时,工件固定在定位装置上,固定装置对工件进行限位使工件不会随内径加工刀具的转动而移动,进而保证加工精度。通过设置限位装置,沿内径加工刀具的转轴方向,限位装置的挡块和定位装置之间具有间隙,间隙用于容纳工件,即当需要加工工件时,工件位于定位装置和挡块之间的间隙内并固定在定位装置上,由于在垂直于内径加工刀具的转轴的平面内,挡块被配置为相对于定位装置移动,使得通过简单的结构,即可使内径加工刀具完成加工在退刀(返回原点)的过程中,挡块移动使至少部分挡块与工件相对以对工件进行限位,以避免工件被内径加工刀具带出而使工件报废,同时,避免了内径加工刀具将工件带出后需要将工件取下而破坏内径加工刀具精度、影响加工效率的问题,进而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加工品质,并降低了加工成本,适于推广应用。
根据本发明上述的夹具,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底座;浮动板,设置于底座和定位装置之间,浮动板与底座和定位装置相连接;限位装置还包括连接组件,连接组件与浮动板相连接,并位于浮动板背离底座的一侧,连接组件设置有导向槽,挡块被配置为沿导向槽移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夹具包括底座和浮动板,限位装置还包括连接组件,浮动板位于底座和定位装置之间,浮动板的一侧与定位装置相连接,另一侧与底座相连接,连接组件位于浮动板背离底座的一侧,并与浮动板相连接,即连接组件与定位装置位于浮动板的同一侧,定位装置位于连接组件靠近内径加工刀具的一侧。连接组件设置有导向槽,挡块被配置为沿导向槽移动,进而能够使至少部分挡块与定位装置相对,以在内径加工刀具在退刀的过程中对工件进行限位使工件不会被内径加工刀具带出,或者挡块沿导向槽移动至定位装置背离内径加工刀具转轴的一侧,以实现工件的上料和下料操作。通过挡块沿导向槽移动即可实现内径加工刀具在退刀过程中对工件的阻挡限位以及方便工件的上料、下料,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既保证了工件的加工品质,又提高了加工效率,进而降低了加工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71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