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UWB定位的设备虚拟电子围栏设置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07988.4 | 申请日: | 202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26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闫海生;吕培印;刘淼;王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安捷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16 | 分类号: | G08G1/16;G08B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刘乾帮 |
地址: | 100032 北京市西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uwb 定位 设备 虚拟 电子 围栏 设置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UWB定位的设备虚拟电子围栏设置方法和系统,设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基于设备的结构计算设备虚拟外边界;S2、根据设备上作业部件的作业方法,计算作业部件虚拟外边界;S3、基于设备运行速度,设定安全阈值;S4、在设备虚拟外边界或/和作业部件虚拟外边界上,增加安全阈值所对应的区间,得到设备虚拟电子围栏,虚拟电子围栏在设备处于移动状态时启用,在静止时关闭。本申请通过计算物体的虚拟外边界,基于信号频率特性与物体的运行速度,精确设定安全阈值,在虚拟外边界外增加安全阈值范围,保证了虚拟电子围栏的精准度,减少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为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车防碰撞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UWB定位的设备虚拟电子围栏设置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机械设备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生产建设的各方面,人与机械共处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机械设备的司机通过眼睛观察周边情况,判断视线范围内的其他人员分布,以此决定是否需要采取鸣笛、紧急制动等安全措施。然而在施工现场,由于视线盲区、噪音、照明不足及扬尘引起的作业环境能见度低、疲劳驾驶等因素,机械设备司机往往难以掌握作业影响区周边其他人员的分布情况,司机在作业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目前,采用人员、设备无线定位技术解决人员机械防碰撞这一类问题。无线定位技术领域可分为广域定位和短距离无线定位,广域定位可分为卫星定位和移动定位;短距离定位主要包括WLAN、RFID、UWB、蓝牙、超声波等。
与室外环境相比,在室内环境中感测位置信息并达到非常可观的精度是极具挑战性的,部分原因是各种物体反射和信号的分散、遮挡导致。超宽带UWB(Ultra WideBand)与其他定位技术相比,它具有更好的性能,如穿透力强、功耗低、抗多径效果好、安全性高、系统复杂度低等,具有更高的精度,更适用于室内定位。
目前,超宽带(UWB)在人机防碰撞方面,主要是通过安装在机械上的射频(定位基站)识别有源标签来检测行人的存在。在铁路大型养路机械四周角点和边缘按照一定规律布设UWB基站,在施工人员的安全帽或衣物等随身携带物品上安装定位标签。定位标签发射一定频率的高频窄脉冲;定位基站作为接收机通过接收定位标签发送的脉冲,测算出标签的二维坐标信息,并将坐标信息传递给后台服务器。服务器收到坐标信息后进行位置记录和运动趋势预测,并结合施工车辆的运动信息,对可能的碰撞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当碰撞风险较大时,预警系统启动,同时对施工车辆司机、施工车辆作业员、车外施工人员同时进行危险报警,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多台定位基站安装在施工机械上,成本较高,基站易损坏。定位基站单台成本较高,在施工场地内机械较多的情况下,需要大量投入定位基站,无形中增加了成本投入。且基站布设在施工机械上,在轨道交通施工现场环境复杂、有限空间内作业,往往会碰撞、损坏定位基站,不但造成信号中断,而且增加了定位系统运维成本。
在轨道交通建设工程领域,人机处于同一环境,特别是在盾构土建内,人车的防碰撞技术还未应用,人、车碰撞事件时有发生。
因此,如何防止人车的碰撞,设定物体的安全范围,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机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UWB定位的设备虚拟电子围栏设置方法和系统,将基站固定设置在作业现场,在机械与人员上设置定位标签,基于定位标签和物体的类型,分别设定机械各作业部件的虚拟外边界,在虚拟外边界的基础上,增加安全阈值范围,形成机械设备的虚拟电子围栏,对进入虚拟电子围栏的人或机械进行预警,实现了物体之间的防碰撞,提高了安全性。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基于UWB定位的设备虚拟电子围栏设置方法,设备上设置定位标签,基于设备的结构与作业方法,设定设备的虚拟电子围栏,包括以下步骤:
S1、基于设备的结构计算设备虚拟外边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安捷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安捷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79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虫防辐射面料的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便于排水的桩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