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灭弧室开距调节工装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08282.X | 申请日: | 202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33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魏泉;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韩静粉 |
地址: | 710077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灭弧室开距 调节 工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灭弧室开距调节工装,用于调节灭弧室内动触头和静触头的开距,驱动器、绝缘杆、弹性件、连接件和限位件;驱动器的驱动端与绝缘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能够带动绝缘杆伸缩;限位件扣接在灭弧室上,限位件上开设有第一通孔,连接件的第一端穿过第一通孔连接动触头的动导电杆,动导电杆与连接件的连接端大于第一通孔的尺寸;弹性件套设在连接件外,且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连接件的第二端及限位件抵接,弹性件处于常态时,灭弧室开距为全开距;绝缘杆能够在驱动器的作用下推动连接件的第二端,以实现开距达到半开距或者零开距。通过驱动器替代手工实现动触头和静触头的开距调节,提高了调节灭弧室开距的效率及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灭弧室开距调节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调节灭弧室开距的工装通常是人工手动拉动使开距从小往大变化,调节开距效率低,且易产生安全隐患。
因此,如何提高调节灭弧室开距的效率及安全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灭弧室开距调节工装,能够提高调节灭弧室开距的效率及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灭弧室开距调节工装,用于调节灭弧室内动触头和静触头的开距,包括驱动器、绝缘杆、弹性件、连接件和限位件;
所述驱动器的驱动端与所述绝缘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能够带动所述绝缘杆伸缩;
所述限位件扣接在所述灭弧室上,所述限位件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连接所述动触头的动导电杆,所述动导电杆与所述连接件的连接端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尺寸;
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连接件外,且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及所述限位件抵接,所述弹性件处于常态时,所述动触头和所述静触头的开距为全开距;
所述绝缘杆能够在所述驱动器的作用下推动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以实现与所述静触头的开距达到半开距或者零开距。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限位件能够限位所述动导电杆移动的距离范围处于安全范围内。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动导电杆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连接件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孔内。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连接件为导电件。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灭弧室开距调节工装还包括控制系统;
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驱动器信号连接。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驱动器和所述绝缘杆位于所述灭弧室的上方,且所述灭弧室的动端向上放置;
所述绝缘杆推动所述连接件的那端连接有第一高压电极,所述静触头的底端连接有第一接地极;
第一高压电源的第一高压引线与所述第一高压电极导通连接,所述第一高压电源的第一接地线与所述第一接地极导通连接。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灭弧室开距调节工装还包括置于地面的基板;
所述灭弧室的底部设置有凸起,所述基板上开设有盛放所述凸起的安装槽,且所述灭弧室的底面与所述基板的顶面之间放置有所述第一接地极。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驱动器和所述绝缘杆位于所述灭弧室的下方,且所述灭弧室的动端向下放置;
所述绝缘杆推动所述连接件的那端连接有第二接地极,所述静触头的顶端连接有第二高压电极;
第二高压电源的第二高压引线与所述第二高压电极导通连接,所述第二高压电源的第二接地线与所述第二接地极导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82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