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检测经络共振频率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08483.X | 申请日: | 202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38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古菲菲;张维波;赵朋娜;李朝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绎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新绎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B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郭欣欣 |
地址: | 06500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检测 经络 共振频率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经络共振频率的装置及方法,属于信息采集技术领域。本发明装置,包括:锁相放大器,输出正弦交流信号并接收预设频率的测试信号;恒流源,将所述正弦交流信号转换为恒定交频电流的激励信号,并将所述激励信号传输至电极连接器;电极连接器,接收所述恒流源传输的激励信号,连接目标经络,并以预设频率的激励信号对所述目标经络进行扫描,并采集所述锁相放大器接收的预设频率的测试信号;主控制器,获取所述电极连接器的测试数据,根据所述测试数据确定所述目标经络传输的电流最小阻抗频率点,确定所述最小阻抗频率点的频率为目标经络共振频率。本发明获取的经络共振频率精度和可信度高,重复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采集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检测经络共振频率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从19世纪开始,西方的科学、文化和医学传入了中国,中医理论系统与西医系统及近代科学理论系统不能很好地兼容,追求理论的统一性就开始了气本质及经络现代科学研究:首先试图找到与经络对应的解剖结构,第二阶段是建立在第一阶段失败的基础上,大规模循经感受调整证明,循经感受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并有一定的分布规律,绝非偶然现象。
后期人们发现除了低电阻现象还有高传声等一系列经络现象,第三个阶段是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建立的,有经络现象却没有经络结构,开始对已知“结构”未知“功能”的经络现象进行现代生理学研究。
关于经络的实质,主要有神经派、体液派和能量派三大观点,从研究范围,可分为循经感传的研究、经脉脏腑相关研究和经络理化特性的研究,但是没有一家学说能够概括经络的所有特质,中医传承千年,西方国家也越来越承认中医的疗效,承认经络可以传递物质、信息、能量,所以科学界一方面不放弃对中医经络及气本质进行理论探索,另一方面致力于将其应用于改善人类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上,各种声音疗法、量子微磁共振测试方法的仪器充斥健康市场。
目前这些仪器都是基于经络共振,实现检测与调节功能,但是目前频率的测试方法与提取方法也存在很大的争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检测经络共振频率的装置,包括:
锁相放大器,输出正弦交流信号并接收预设频率的测试信号,并将所述正弦交流信号传输至恒流源;
恒流源,接收所述锁相放大器传输的正弦交流信号,并将所述正弦交流信号转换为恒定交频电流的激励信号,并将所述激励信号传输至电极连接器;
电极连接器,接收所述恒流源传输的激励信号,连接目标经络,并以预设频率的激励信号对所述目标经络进行扫描,并采集所述锁相放大器接收的预设频率的测试信号;
主控制器,获取所述电极连接器的测试数据,根据所述测试数据确定所述目标经络传输的电流最小阻抗频率点,确定所述最小阻抗频率点的频率为目标经络共振频率。
可选的,预设频率的范围为1-100Hz。
可选的,激励信号幅值的范围为100-250mv。
可选的,测试数据为预设频率范围内目标经络的传输电压。
可选的,最小阻抗频率点根据对扫描数据进行拟合确定。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使用本发明装置检测经络共振频率的方法,包括:
控制锁相放大器输出正弦交流信号并接收预设频率的测试信号,并将所述正弦交流信号传输至恒流源;
控制恒流源接收所述锁相放大器传输的正弦交流信号,并将所述正弦交流信号转换为恒定交频电流的激励信号,并将所述激励信号传输至电极连接器;
控制电极连接器接收所述恒流源传输的激励信号,连接目标经络,并以预设频率的激励信号对所述目标经络进行扫描,并采集所述锁相放大器接收的预设频率的测试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绎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新绎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未经新绎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新绎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84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