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导电屈服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09350.4 | 申请日: | 202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928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姚胜红;高翔;赵家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能容电(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24 | 分类号: | H01B1/24;H01B5/16;H01B13/00;H01G4/008;C08L101/00;C08K3/04;C08J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刘继富;王春伟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房山***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电 屈服 电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导电的弹性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将改性一维碳纳米材料与聚合物弹性体共混,控制碳纳米材料在基体中的逾渗网络结构来实现复合材料的高弹性、高导电等性能。本发明阐述了碳纳米材料的表面改性方法以及改性碳纳米材料与聚合物弹性体共混方法。将所得复合薄膜制成长方型试样在拉力机上拉伸至断裂,测试电导率随应变的变化规律。本发明中碳纳米材料含量分别为0%,2%,4%,6%,8%,10%,其中含量为10%的样品在拉伸过程中表现出优异的电导稳定性,可用作可穿戴设备、柔性电子器件、能量俘获器件等的导电弹性电极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程导电材料技术领域,涉及导电粒子填充的高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和表征,其主要应用为柔性电子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可屈服高导电弹性电极材料。
背景技术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可穿戴设备、无源供电设备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而随着电子终端设备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和柔性化,如柔性电子集成器件,柔性传感器,柔性能量俘获器,功能性电子皮肤等等(X. Chen,
柔性聚合物材料由于其低模量,易加工,低成本等优点成为柔性电极的理想材料。但未掺杂的柔性聚合物极 低的电导率并不符合电极材料高导电的要求。目前的研究主要通过添加导电金属颗粒、石墨或者炭黑等碳基为代表的导电纳米材料来提高其电导率。当导电粒子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填充量大于渗流阈值时,导电粒子形成的导电网络可以使复合材料体系的电导率实现数量级的提升。但传统的金属粒子,石墨等导电填料由于其较低的比表面积,其渗流阈值可高达23% (J.C. Huang,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制备高长径比一维碳纳米材料填充的两相导电复合材料体系,为柔性电子器件提供一种可商业化的高导电高弹性可屈服电极材料。
本发明采用高长径比的一维碳纳米材料替代传统的石墨填料和金属导电粒子,通过对其表面进行改性促进其在弹性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所制得的两相复合物体系显示出低渗流阈值,高电导及高弹性等优点。本发明中制备了一维碳纳米材料含量分别为0%,2%,4%,6%,8%,10%的复合材料体系,其中一维碳纳米材料含量为10%的样品在拉伸过程中表现出了优异的电导稳定性,符合商业化电极材料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能容电(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智能容电(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93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器人的避障方法及机器人设备
- 下一篇:一种硫化机承压梁及其制备方法和硫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