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适应让压支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09440.3 | 申请日: | 202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75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梁波;蒋博林;张恒;杨仕恒;赵博;郑顺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5/44 | 分类号: | E21D15/44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吕小琴 |
地址: | 40224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适应 支护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适应让压支护装置,包括上立柱、下立柱和设置于所述上立柱和下立柱间的让压组件;所述让压组件包括相互套合且可沿上下单自由度滑动的上套管和下套管及设置于所述上套管和下套管间的液压缸;所述上套管设置有支撑件I,所述下套管设置有支撑件II;所述液压缸设置于所述支撑件II上并顶端形成对所述支撑件I的弹性抵住;所述让压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支撑件I和液压缸间,用于所述支撑件I与液压缸间的弹性抵住;利于自适应调整其上下伸缩性来缓冲和吸收受到的不同压力,利于提高整体的承载力和稳定性,通过对压力的观察,利于保证大断面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该支护装置拆装维护方便,且结构简单,便于制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让压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据相关资料显示,随着我国铁路及公路建设的持续快速发展,大断面隧道工程不断涌现。隧道在开挖过程中,为控制围岩变形,防止隧道坍塌,开挖后必须立即进行初期支护的施工,并将其作为承载结构的一部分。
现有技术中,隧道初期支护主要由系统锚杆、喷射混凝土和钢架等组合而成,对于隧道变形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预留变形量、增强初期支护或临时支护、提早二次衬砌以控制围岩变形并提高围岩的自承能力等方面。当前,广泛应用在大变形隧道中的支撑装置以钢架为主,多为刚性连接,在大变形发生后会随着变形的持续增大而发生扭曲甚至剪切破坏,极大降低了初期支护的承载能力,围岩的变形不能有效得到抑制,甚至经常出现进一步恶化情况;为了保证隧道结构安全并满足建筑限界,往往只能拆除初期支护重建,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风险和极高的建设成本。
基于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自适应让压支护装置。该自适应让压支护装置利于自适应调整其上下伸缩性来缓冲和吸收受到的不同压力,利于提高支柱装置的整体承载力和稳定性,利于控制隧道围岩的变形,及保证大断面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该支护装置拆装、维护方便,且结构简单,便于制造。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自适应让压支护装置利于自适应调整其上下伸缩性来缓冲和吸收受到的不同压力,利于提高支柱装置的整体承载力和稳定性,利于控制隧道围岩的变形,及保证大断面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该支护装置拆装、维护方便,且结构简单,便于制造。
本发明的自适应让压支护装置,包括上立柱、下立柱和设置于所述上立柱和下立柱间的让压组件;所述上立柱和下立柱可选择为足够支撑力的钢管,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利于在减重的同时,提供足够的支撑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交通大学;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94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