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视觉识别的自动巡检无人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10450.9 | 申请日: | 202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81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沈明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明松 |
主分类号: | B64D17/72 | 分类号: | B64D17/72;B64D17/80;B64D45/00;B64D45/04;B64D47/08;B64C2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5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视觉 识别 自动 巡检 无人机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视觉识别的自动巡检无人机,包括机体,机体侧面对称连接有若干飞行杆,飞行杆远离机体的一端连接有飞行翼,所述的飞行杆远离机体的一端连接有防撞装置;所述的机体下表面开设有摄像槽,摄像槽内安装有摄像机,摄像机电连接机体内的电源;本专利通过防撞装置能够很好的保护好飞行翼,进而保护好整个无人机,在发生碰撞时能够很好的将无人机受到的力进行转化,从而能够大大的降低碰撞对无人机造成的损害;通过上气囊和下气囊以及折叠降落伞能够对坠落的无人机进行保护和缓冲,降低坠落对无人机造成的损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基于视觉识别的自动巡检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机上无驾驶舱,但安装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等设备;
鉴于无人机的操作简便性能,所以现在的高空作业工作中,有些能够使用无人机进行解决的就采用无人机,能够节省人力物力以及不必要让工作人员进行高空作业,保障生命安全;
比如在电力电网行业中,对于输电线铁塔需要进行定期的巡检,以免因为线路老化发生危险,传统的是采用人工高空作业进行检查;
由于采用无人机进行巡检时,鉴于高度较高,可能在操作的时候会发生无人机与高处物体发生碰撞的情况,在碰撞后无人机可能发生坠毁情况。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人机会发生碰撞与坠毁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视觉识别的自动巡检无人机,它可以实现对无人机进行减震以及保护。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基于视觉识别的自动巡检无人机,包括机体,机体侧面对称连接有若干飞行杆,飞行杆远离机体的一端连接有飞行翼,所述的飞行杆远离机体的一端连接有防撞装置;所述的机体下表面开设有摄像槽,摄像槽内安装有摄像机,摄像机电连接机体内的电源。
优选地,所述的防撞装置呈弧形,底端和飞行杆远离机体的一端连接,防撞装置远离机体的侧面开设有若干球槽,球槽内设置有滚动球。
优选地,所述的飞行杆远离机体的一端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槽远离防撞装置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的一端,连接槽的上方开设有贯穿孔,贯穿孔的内壁中部开设有限位槽,贯穿孔内设置有连接键,连接键中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环,限位环位于限位槽内;
所述的连接槽内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的一端和缓冲弹簧接触,另一端通过强力弹簧和防撞装置的底端连接,连接块的上方开设有限制槽,限制槽内设置有限位柱,所述的限位柱的底端通过升降弹簧和限制槽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飞行杆靠近防撞装置的侧面连接有海绵环。
优选地,所述的防撞装置顶端远离机体的侧面开设有大圆盘槽,所述的大圆盘槽内水平旋转连接有大圆盘,大圆盘的侧面开设有若干小圆盘槽,小圆盘槽内水平旋转连接有小圆盘,所述的小圆盘侧面设置有缓冲橡胶圈。
优选地,所述的机体上表面开设有气囊槽,所述的气囊槽内设置有上气囊,上气囊上方设置有折叠降落伞,折叠降落伞上方设置有薄膜层,薄膜层和机体上表面连接,所述的折叠降落伞的连接绳的底端和上气囊顶端固定连接;
所述的机体下表面位于摄像槽的两侧均连接有下气囊,所述的下气囊下方设置有塑胶薄膜,所述的塑胶薄膜通过四周和机体下表面连接将下气囊包裹其内;
所述的机体内设置有高压储气钢瓶,所述的高压储气钢瓶和上气囊与下气囊连通,高压储气钢瓶上安装有电动阀,遥控器通过机体内的单片机和电动阀连接,单片机和电动阀电连接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明松,未经沈明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04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