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气防尘管理系统及空气质量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10619.0 | 申请日: | 202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70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周清峰;范智勇;陈卓;陈哲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感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8/108 | 分类号: | F24F8/108;F24F3/14;F24F11/62;F24F11/89;F24F13/28;G01N27/00;B01D46/54 |
代理公司: | 北京之于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67 | 代理人: | 何志欣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防尘 管理 系统 空气质量 检测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施工厂棚的防尘管理系统,至少包括有至少一个空气循环装置构成的空气循环单元(100)、过滤单元(200)、数据采集单元(300)和数据处理单元(400),所述过滤单元构成厂棚的全部或部分主体,所述过滤单元至少包括含有银离子和/或银纳米线成分的纳米纤维膜滤网,至少一个空气循环装置设置有至少一个含有银离子和/或银纳米线成分的纳米纤维膜,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基于由所述数据采集单元采集的所述纳米纤维膜的银结构部分的电性能参数来计算与空气质量参数相关的所述纳米纤维膜的过滤状态参数,从而基于所述过滤状态参数评估过滤后的空气质量参数。本发明通过银纳米纤维膜的电性能参数的监测来评估和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防尘管理系统及空气质量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建筑工地防尘网对PM2.5的过滤效果非常有限,导致很多防尘措施都流于表面效果不佳,鉴于新一轮的大基建,有效的防尘防霾措施势在必行。目前在逐渐被大力推广的全封闭绿色防尘施工厂棚,又有通风不良的问题。纳米纤维材料具有高效过滤的优势。在当前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的局势下,纳米纤维材料已应用到粉尘排放过滤、汽车尾气排放过滤以及雾霾口罩等领域。
例如,中国专利CN 108914220 A公开了一种除尘装置,包括液泵、纺丝针头、收集板、加热器和回收池,所述回收池内储存有纺丝溶液,所述液泵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回收池连通,液泵的输出口与丝纺针头;所述纺丝针头上附加2-30KV高压静电场,所述收集板倾斜设于纺丝针头的下方,所述加热器设于纺丝针头上;所述纺丝针头喷射出纺丝溶液,在高压静电场的作用力形成纳米纤维;纳米纤维遇到需被过滤的气体而吸附气体中的粉尘;纳米纤维掉落到收集板上被加热器加热成熔融状态而流回回收池,形成循环除尘的系统。
中国专利CN 108392924 A公开了一种矿用纳米纤维膜湿式过滤除尘器,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除尘器壳体、喷雾组 件、过滤组件、甲烷吸附装置、轴流风机、支撑腿、压力调节阀、压力表、水压均布腔和污水槽,在除尘器壳体内沿入口至出口方向依次安装有喷雾组件、过滤组件、甲烷吸附装置和轴流风机,喷雾组件与除尘器壳体的底板固定,并通过螺纹依次连接水压均布腔、压力表和压力调节阀,除尘器壳体与轴流风机通过螺栓进行连接。过滤组件由纳米纤维膜层、基底层和土工格状外框组成,纳米纤维膜采用疏水性材料制备,采用具有微米尺度突起的模板热压和真空等离子体进行表面疏水改性处理。该除尘器实现了湿式除尘的表面过滤,解决了湿式过滤除尘器滤网容易堵塞的难题,具有过滤效率高优点,同时能吸附风流中的甲烷,消除甲烷对轴流风机安全运行的隐患。
如上所述,现有技术已经大量使用纳米纤维膜作为过滤组件进行除尘。但是,如何通过纳米纤维膜来进行空气质量监测,以及如何对纳米纤维膜的使用寿命进行监测,都是无法解决的技术问题。
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发明人做出本发明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发明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发明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感科技(广东)有限公司,未经艾感科技(广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06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