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肛瘘治疗的分体式生物栓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11119.9 | 申请日: | 202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5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郑建都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建都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A61K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陈文瑜 |
地址: | 362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肛瘘 治疗 体式 生物 | ||
本发明涉及肛瘘治疗的专用医疗器械,具体是一种用于肛瘘治疗的分体式生物栓。该种用于肛瘘治疗的分体式生物栓,包括堵头、拴柱和引线,所述堵头的直径大于栓柱的直径,栓柱上开有通道,所述引线包括与堵头连接的可溶段、可穿入拴柱内的自由段,所述引线自由段穿入拴柱的通道时穿入部分固定于通道中,且可溶段设于堵头与栓柱端部的间隙中。上述用于肛瘘治疗的分体式生物栓,堵头和拴柱采用分体式设计,使用时堵头无需缝合,直接覆盖瘘口的内口,引线分解以后堵头与栓柱分离可自行随着排便从肛门排出,拴柱在后续也可自行脱落,该用于肛瘘治疗的分体式生物栓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减少了缝合步骤,经过检测对肛周组织损伤小、使用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肛瘘治疗的专用医疗器械,具体是一种用于肛瘘治疗的分体式生物栓。
背景技术
肛瘘是肛周皮肤和直肠/肛管相同的一种慢性感染性管道,是肛门周围脓肿治疗的常见后遗症,是一种常见的肛门良性疾病,发生率仅次于痔疮而居良性肛肠疾病的第二位。单纯药物治疗很难治愈,往往需要通过外科手术进行治疗。传统的手术方式包括肛瘘切除术、挂线疗法、瘘道旷置引流术、经肛直肠黏膜瓣内口修补术等手术方式。目前认为,肛瘘愈合和肛门功能保护均应作为治疗成败的关键指标,现有的手术治疗方式都存在肛门功能障碍和复发的问题,术后肛门失禁的发生率在10%~65%之间,术后肛瘘复发率在10%~20%之间。肛瘘是一种给患者很多困扰的常见病。
为解决上述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CN202892005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肛瘘治疗生物栓,包括锥形主体,所述锥形主体与瘘道形状相似,锥形主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贯通孔,贯通孔的轴线或轴线延长线与锥形主体垂线相交。该种生物栓底面与瘘道内口缝合,封闭瘘道内口;剪掉瘘道外口处多余的材料,对创口进行消毒包扎,外口更换敷料直至痊愈。该生物栓可以引导正常人体细胞的长入,在细胞长入,组织重建的同时,生物栓逐渐被细胞消耗,最终完全降解,实现自体组织的重建。该种肛瘘治疗生物栓在使用时首先需要植入缝合,缝合操作难度大,其次该种生物栓整体呈锥形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掉落,因此提供一种利于瘘口快速愈合,减少肛瘘复发率、提高患者舒适性的在提高恢复提供一种利于肛瘘治疗的专用医疗器械具有积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了一种用于肛瘘治疗的分体式生物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肛瘘治疗的分体式生物栓,包括堵头、拴柱和引线,所述堵头的直径大于栓柱的直径,栓柱上开有通道,所述引线包括与堵头连接的可溶段、可穿入拴柱内的自由段,所述引线自由段穿入拴柱的通道时穿入部分固定于通道中,且可溶段设于堵头与栓柱端部的间隙中。
进一步的,所述堵头、拴柱为软质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堵头一端面呈弧面,端面边缘呈圆滑过渡。
进一步的,所述拴柱包括锥形柱体,锥形柱体窄口一端为圆滑头部,所述引线自由段穿入拴柱的通道时圆滑头部与堵头相对。
进一步的,拴柱外壁设有消炎药物层。
进一步的,引线为可降解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可溶段上覆盖有消炎药。
进一步的,引线上设有定位凸块,用于定位凸块设置于自由段上用于限制可溶段穿入拴柱的通道中。
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设置于拴柱的通道内,用于固定穿入通道内引线的自由段。
进一步的,固定装置设置于通道内壁和引线的自由段上,包括单向倒刺和与单向倒刺相适配的卡接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建都,未经郑建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11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真空打包功能的厨余机
- 下一篇:像素驱动电路、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