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纯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11467.6 | 申请日: | 202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7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德马汀·弗兰克;孟莹;吴俊杰;朱建山;韩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麦格纳卫蓝新能源汽车技术(镇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B60H1/04;B60H1/32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杨军 |
地址: | 212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纯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压缩机分别连接截止阀一、截止阀二,截止阀二通过外部换热器分别连接截止阀七、电子膨胀阀二,截止阀一通过暖风芯体分别连接截止阀七、电子膨胀阀二,电子膨胀阀二连接冷却器二,冷却器二分别连接电子膨胀阀一、截止阀八,截止阀七通过电子膨胀阀一分别连接截止阀三、截止阀四、截止阀五,截止阀三通过外部换热器连接截止阀九,截止阀四连接冷却器一,截止阀五通过蒸发器连接单向阀二,截止阀九、冷却器一、截止阀八分别连接单向阀一,单向阀一、单向阀二分别连接干燥罐;本发明极大地降低了系统能耗,增加了整车续驶里程,且所需零部件减少,能够降低整车成本,节省了布置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热管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纯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通常由电加热器为乘员舱和动力电池提供热量,用以保证低温时乘员舱舒适性和动力电池正常运行。电加热器功率通常为6-10KW,并且一套热管理系统可能包含两个以上加热器,所以该方式虽然能保证采暖与动力电池运行功能,但是耗能高,非常不利于能量管理,严重降低低温时续驶里程。
尽管不少纯电动车辆生产厂家已经为其配备热泵系统,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代替加热器为整车提供热量,保证系统高效低能耗运行。然而当环境温度低于约-7℃时,大多数热泵空调系统便会失效。在更低的环境温度下,仍需要电加热器继续为其供热。所以,带有热泵系统的纯电动车通常同时配置辅助电加热器,其系统复杂,成本通常较高。因此,若能提供一种全新的高效汽车热管理系统,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纯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极大地降低了系统能耗,增加了整车续驶里程,且所需零部件减少,能够降低整车成本,节省了布置空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纯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制冷剂循环回路,所述制冷剂循环回路中设有压缩机14、外部换热器25、冷却器一22、冷却器二18、蒸发器13,所述压缩机14通过管路分别连接截止阀一15、截止阀二16,所述截止阀二16通过管路连接外部换热器25,所述外部换热器25通过管路分别连接截止阀七5、电子膨胀阀二7,所述截止阀一15通过管路连接暖风芯体12,所述暖风芯体12通过管路分别连接截止阀七5、电子膨胀阀二7,所述电子膨胀阀二7通过管路连接冷却器二18,所述冷却器二18通过管路分别连接电子膨胀阀一6、截止阀八17,且冷却器二18与电子膨胀阀一6之间的管路上装设有截止阀六21,所述截止阀七5通过管路连接电子膨胀阀一6,所述电子膨胀阀一6通过管路分别连接截止阀三3、截止阀四4、截止阀五8,所述截止阀三3通过管路连接外部换热器25,所述外部换热器25通过管路连接截止阀九23,所述截止阀四4通过管路连接冷却器一22,所述截止阀五8通过管路连接蒸发器13,所述蒸发器13通过管路连接单向阀二10,所述截止阀九23、冷却器一22、截止阀八17分别通过管路连接单向阀一9,所述单向阀一9、单向阀二10分别通过管路连接干燥罐11,所述干燥罐11通过管路连接压缩机14以构成制冷剂循环回路。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器一22通过管路连接PWT动力系统2,所述PWT动力系统2通过管路连接散热器1,所述散热器1通过管路连接动力系统水泵24,所述动力系统水泵24通过管路连接至冷却器一22,所述散热器1、动力系统水泵24、冷却器一22、PWT动力系统2构成动力系统冷却回路。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器二18通过管路连接电池回路水泵19,所述电池回路水泵19通过管路连接电池20,所述电池20、电池回路水泵19、冷却器二18构成电池循环回路。
进一步地,所述暖风芯体12、蒸发器13均设置在乘员舱内,所述暖风芯体12通过管路连接外部换热器25。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无需电加热器,有效利用动力系统废热,在满足各模块正常运行的同时,能够节能降低成本,且结构简单,所需零部件较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麦格纳卫蓝新能源汽车技术(镇江)有限公司,未经麦格纳卫蓝新能源汽车技术(镇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14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