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支模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11502.4 | 申请日: | 202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6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兵;范东岭;廖昌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48 | 分类号: | E04G11/48;E04G11/5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管高峰 |
地址: | 610063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支模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支模施工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高空支模用料多且不适用于较高的楼层的问题,提供一种高支模结构,其包括钢网架系统和定位系统;钢网架系统包括纵横交叉连接成网状的多个主梁和多个次梁;各个主梁的两端分别搭接于已浇筑形成的一组相对的混凝土梁的上表面,并且紧邻转角处混凝土柱的主梁通过定位系统抵顶混凝土柱,以限定主梁和混凝土柱的相对位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刚度较大、可周转使用,且位置稳定,适于高空支模施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支模施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支模结构。
背景技术
在高层建筑中,高支模采用满堂脚手架的方法消耗材料大,并且当支设高度较大时,其安全性也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高支模结构,以解决现有的高空支模用料多且不适用于较高的楼层的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高支模结构,其包括钢网架系统和定位系统;
所述钢网架系统包括纵横交叉连接成网状的多个主梁和多个次梁;
各个所述主梁的两端分别搭接于已浇筑形成的一组相对的混凝土梁的上表面,并且紧邻转角处混凝土柱的主梁通过所述定位系统抵顶所述混凝土柱,以限定主梁和混凝土柱的相对位置。
本方案中的高支模结构,通过将主次梁连接成钢网架系统,并支撑于已浇筑的混凝土梁上,再通过定位系统实现和已浇筑结构的定位,具有刚度较大、可周转使用,且位置稳定,适于高空支模施工的有益效果。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主梁和所述次梁的交接点处通过竖向穿过两者的钢管销定位和连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钢管销和主梁之间、钢管销和次梁之间分别焊接连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次梁的两端搭接于另外两个混凝土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次梁和对应的混凝土梁之间通过钢管销定位连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定位系统包括固定杆和楔块。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固定杆垂直连接于紧邻混凝土柱的主梁的对应混凝土柱的一侧,所述楔块楔紧于所述混凝土柱和所述固定杆之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楔块为柔性木楔,所述固定杆抵顶于所述楔块的楔面上,并将所述楔块压紧于混凝土柱。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提及之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中示出了发明实施例中的高支模结构的示意图。
图标:高支模结构10、钢网架系统11、定位系统12、主梁13、次梁14、混凝土梁21、混凝土柱22、钢管销15、固定杆16、楔块17、楔面1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15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成像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空临时操作平台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