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UV阻隔透明外袋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12531.2 | 申请日: | 202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14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吕新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夏生生药业(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8 | 分类号: | B32B27/08;B32B27/32;B32B27/34;B32B27/40;B32B37/15;B32B38/14;B32B38/16;C09D11/03;C09D11/102;B65D3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伊诺未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00 | 代理人: | 付奇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大兴区中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uv 阻隔 透明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UV阻隔透明外袋,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层、中间层和外层,它们的材质依次为聚丙烯、聚酰胺和聚氨酯,在内层与中间层之间设有阻隔油墨层,该透明外袋的厚度为90~110μm,内层、阻隔油墨层、中间层和外层的厚度比为1:0.6~0.8:1.2~1.3:1.3~1.5,以重量份计,所述阻隔油墨层的原料包括:水性聚氨酯树脂1份,增塑剂0.002~0.003份,醋酸正丙酯0.008~0.01份,UV阻隔剂0.02~0.03份,颜料0.05~0.07份,连接料0.01~0.02份;其中,UV阻隔剂为无机阻隔剂,所述无机阻隔剂选自二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铈、氧化铝中的任一种或几种;
其中,所述无机阻隔剂的粒径不大于500nm,无机阻隔剂进行有机改性处理,以重量份计,具体方法如下:
(1)在烧瓶中加入0.5~1.5份乳化剂以及25~35份去离子水,常温(25℃)搅拌30~40分钟,得混合液;
(2)将8~12份丙烯酸酯与11~13份甲苯二异氰酸酯溶于溶剂,混合均匀,滴加至混合液中,然后加入5~8份无机阻隔剂,以500~700r/min的转速搅拌8~10分钟,形成悬液;
(3)将22~25份聚醚多元醇、20~30份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以及10~12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以0.5mL/s的速度缓慢滴加至步骤(2)所得悬液中,升温至50℃,反应2~3小时,再加入0.1~0.2份液态聚碳酸酯,升温至75~80℃反应5~6小时,将产物抽滤干燥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V阻隔透明外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袋为自封袋,输液袋带组合盖的一端朝下置于自封袋内,在自封袋封口的上方设有吊挂孔;在自封袋的底部设有易撕线,易撕线拉开后形成的开口尺寸小于输液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V阻隔透明外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选自邻苯二甲酸二乙酯或邻苯二甲酸二正丙酯;所述颜料为黄色颜料或蓝色颜料,相应的外袋颜色为黄色或蓝色;所述连接料选自聚乙二醇400或聚乙二醇6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UV阻隔透明外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颜料为黄色颜料,相应的外袋颜色为黄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V阻隔透明外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油墨层的原料还包括0.008~0.01份抗乳化剂T1001、0.01~0.02份硅类聚氧丙烯甘油醚消泡剂、0.01~0.02份磷酸酯改性丙烯酸流平剂。
6.一种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UV阻隔透明外袋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先将制作内层的聚丙烯、中间层的聚酰胺和外层的聚氨酯分别利用注塑模具加热至熔融,将熔融后的三种材料分别由三个模具头注入到模具中,注塑成内层、中间层和外层的袋坯,冷却成型;
(2)在内层的外表面均匀喷涂阻隔油墨层预混料,烘干成膜,得到外表面形成阻隔油墨层的内层袋坯;
(3)将步骤(1)所得中间层、外层的袋坯以及步骤(2)所得内层袋坯,按照内层、中间层、外层的顺序套好,送入吹气机中进行吹袋,吹气气压为1.5~1.8MPa,吹塑成型,热合加工,即得所述的一种UV阻隔透明外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烘干成膜的工艺条件为:40~50℃烘干4~5分钟。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热合加工包括:在外袋的两侧和顶部、底部热合形成热合边,并在外袋的顶部内侧相对设置相匹配的自封条和凹槽,以形成自封袋;然后在自封袋封口的上方打孔形成吊挂孔;最后在外袋的底部设置易撕线,该易撕线拉开后形成的开口尺寸小于输液袋。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热合强度不低于12N/15mm,所形成热合边与袋边距不大于4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夏生生药业(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华夏生生药业(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253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丝绸书的装订工艺
- 下一篇:一种山茶食用油加工供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