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次性无菌多浆膜腔积液引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12685.1 | 申请日: | 202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0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陈燕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B17/3209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114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性 无菌 浆膜 积液 引流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次性无菌多浆膜腔积液引流装置,设置了包括扩皮器和内置管;所述扩皮器为子弹头形状的圆筒,所述圆筒下部设有带外螺纹的圆锥尖,所述圆锥尖周壁上设有轴向的断开缝,所述断开缝将圆锥尖的壁断开,所述内置管滑动置于扩皮器内腔,内置管的下端位于圆锥尖内空腔的下部。其有益技术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使患者器管内的积液经内置管和引流管进入积液箱内,具有缩短引流治疗操作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医护操作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一次性无菌多浆膜腔积液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经常有心包积液、胸腔积液及腹腔积液的患者,需要紧急引流,胸腔闭式引流有利于气体排出改善患者症状。目前的胸腔闭式引流液体的操作方法为选取穿刺部位后,用较长的穿刺针携带导丝依次穿透皮下组织、肌肉及壁层胸膜直达胸膜腔,之后用扩皮器扩开皮下组织,再取一次性软塑料管作为引流管顺导丝放至胸膜腔,末端连接闭式引流袋。现有技术中,在临床上批准使用的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导管装置,虽然可以紧急处理用,但在使用中存在以下问题:原有引流装置的扩皮器刺透性差,引流管插入患者器官操作耗时间长,穿刺效率低,患者痛苦时间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一次性无菌多浆膜腔积液引流装置,具有缩短引流治疗操作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医护操作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次性无菌多浆膜腔积液引流装置,包括扩皮器和内置管;所述扩皮器为子弹头形状的圆筒,所述圆筒下部设有带外螺纹的圆锥尖,所述圆锥尖周壁上设有轴向的断开缝,所述断开缝将圆锥尖的壁断开,所述内置管滑动置于扩皮器内腔,内置管的下端位于圆锥尖内空腔的下部。
上述的一种一次性无菌多浆膜腔积液引流装置,所述断开缝的数量大于三个。
上述的一种一次性无菌多浆膜腔积液引流装置,所述内置管的下端部周面设有轴向的槽孔,所述槽孔的数量大于两个。
上述的一种一次性无菌多浆膜腔积液引流装置,还包括柔性引流管和积液袋;所述柔性引流管的进液口与内置管上端口相连接,柔性引流管的出液口插入积液袋内。
上述的一种一次性无菌多浆膜腔积液引流装置,所述扩皮器的上部外周表面设有方便手指握紧并转动的花纹。
上述的一种一次性无菌多浆膜腔积液引流装置,还包括上部止流夹、下部止流夹和流量调节阀;所述上部止流夹夹在内置管的上部,下部止流夹夹在扩皮器以下的内置管上,所述流量调节阀安装在柔性引流管上。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一次性无菌多浆膜腔积液引流装置,设置了扩皮器和内置管;所述扩皮器为子弹头形状的圆筒,所述圆筒下部设有带外螺纹的圆锥尖,所述圆锥尖周壁上设有轴向的断开缝,所述断开缝将圆锥尖的壁断开,所述内置管滑动置于扩皮器内腔,内置管的下端位于圆锥尖内空腔的下部。其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缩短引流治疗操作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医护操作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扩皮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装有内置管的扩皮器下端旋入患者浆膜腔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在患者浆膜腔内内置管下端撑开扩皮器断开缝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扩皮器从患者浆膜腔内反转取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部件标号为:扩皮器1、外螺纹2、圆锥尖3、断开缝4、患者身体表皮5、槽孔6、内置管7、进液口8、柔性引流管9、流量调节阀10、出液口11、积液袋12、上部止流夹13、下部止流夹14、花纹15。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未经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26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