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网自动化主站GIS单线图模自动核对更新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12710.6 | 申请日: | 202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4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凤超;何毅鹏;黎鸣;周立德;饶欢;梅傲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G06F16/23 | 分类号: | G06F16/23;G06F16/29;G06F17/18;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金 |
地址: | 510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gis 线图 自动 核对 更新 方法 | ||
1.一种配网自动化主站GIS单线图模自动核对更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S01、利用引力-斥力算法更新单线图模数据,并提取相对应的时间戳;
S02、根据单线图模数据更新周期向GIS获取全量单线图模更新时间列表;
S03、通过校验算法判断时间戳与其相对应的取列表中每条馈线的更新时间是否一致;
S04、根据判断结果做出相应的标记,并通过自动布局算法更新单线图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网自动化主站GIS单线图模自动核对更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单线图模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将单线图模数据对应的网元节点看成相应的粒子,求解彼此相连的粒子节点u1、u2之间的引力:
其中,Iu12是希望在最终结果图中显示的顶点u1、u2之间的距离;du12是顶点u1、u2之间的实际距离,常数K用来进行布局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配网自动化主站GIS单线图模自动核对更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节点u1、u2受到的引力来自与其直接相连的其他顶点,即其所有邻接点引力为:
根据u1、u2实际坐标得到引力方向的单位向量e为:
式中,分别代表u1、u2的实际坐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配网自动化主站GIS单线图模自动核对更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引力单位向量得到粒子之间斥力计算公式为:
式中,k是用来进行布局调节的常量系统,x为粒子位置,根据给出的顶点位置即可求出相应的x: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配网自动化主站GIS单线图模自动核对更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数学计算模型在每个顶点中设置属性,记录其需要偏移的距离,遍历所有求边的两顶点间的引力并记录在各自的属性中,遍历所有顶点求其所受其他顶点的斥力并记录,最后根据其记录的总偏移值作相应的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配网自动化主站GIS单线图模自动核对更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总偏移值计算流程如下:
首先,根据母线点所连设备的数目n,虚拟出n-1个母线虚拟点;
其次,随机分配顶点的初始位置,并将其偏移量设置为0,并生成相对应的顶点集V;
再者,判断每个顶点内包含的2对矢量属性,并分别记录位置和偏移量;
最后,根据引力-斥力数学模型计算引斥力,根据引力斥力的计算结果对结果进行移动,并做相应的控制以保证节点不会越出边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配网自动化主站GIS单线图模自动核对更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所述边界内的节点做正交化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配网自动化主站GIS单线图模自动核对更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交化处理流程如下:
首先,选择顶点周围可以安放的相邻节点,形成遍历区域,并将其安放在一条母线的固定画布中心;
其次,从该点出发广度优先遍历整个区域,依次固定图中各点。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配网自动化主站GIS单线图模自动核对更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正交化处理对单线图模数据进行更新,并记录时间戳,校验该时间戳与GIS获取全量单线图模更新时间列表中每条馈线的更新时间T2是否一致,并在相应进行标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配网自动化主站GIS单线图模自动核对更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标记点向GIS获取该馈线的最新版本单线图模文件,并利用导图程序对新的单线图模进行导入,并根据更新周期等待下一周期循环更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271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危险测试场景覆盖度计算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安全策略可视化编排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