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水剂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12758.7 | 申请日: | 202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4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王陆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钰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6/02 | 分类号: | C08G16/02;C04B24/22;C04B10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行区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剂 生产 方法 | ||
1.一种减水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精萘投入反应釜,加热熔化;
S2、将精萘与浓硫酸按照1:1.2-1.4的重量份数比滴入反应釜内混合混匀,硫酸滴加时间为2-2.5小时,然后加热至160-170℃进行磺化反应,并保持2-2.5小时;S3、将反应釜降温至100-110℃,然后加水,水与精萘重量份数比为精萘:水=1:2.5-4,保持0.5-1小时;然后继续加水至混合溶液的总酸度在25%-27%之间,边加水边搅拌,并保持温度在115-125℃,加完水后继续搅拌0.5-1小时;
S4、继续保持反应釜温度在100-110℃,然后滴加甲醛并搅拌均匀,甲醛与精萘的重量份数比为甲醛=1:0.6-0.7,甲醛滴加时间为2.3-3小时;然后通过滴加浓硫酸调节反应釜内溶液酸度在30-32%之间,密封反应釜,对反应釜充入氮气并将气压增加至6-8个大气压,保持6-6.5小时;然后泄压至大气压,保持100-110℃搅拌7-8小时;
S5、将反应釜内的物料倒入中和桶内,滴加烧碱溶液,并进行搅拌,直到溶液PH在7-8之间,然后停止加入烧碱溶液,并进行去除杂质后获得减水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浓硫酸为浓度为98%及以上的浓度的硫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烧碱溶液的烧碱浓度为40%-6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S5中,烧碱溶液滴加过程如下:
S5.1反应釜内的物料倒入中和桶内后降温至常温,然后开始滴加烧碱溶液,滴加速度不高于5ml/min,直到混合溶液PH达到3-4,整个过程不断搅拌,控制溶液温度不高于50℃;
S5.2然后滴速增加至10-15ml/min,直到混合溶液PH达到6左右,整个过程不断搅拌;
S5.3将滴加速度调整至不高于5ml/min,直到混合溶液PH达到7-8,然后停止滴加;
S5.4继续搅拌0.5-1小时,再次测定PH值,如果发现PH值降低,则回到S5.3,继续循环。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精萘投入反应釜,加热熔化,加热温度为155℃;
S2、将精萘与浓硫酸按照1:1.3的重量份数比滴入反应釜内混合混匀,硫酸滴加时间为2.2小时,然后加热至165℃进行磺化反应,并保持2.2小时;浓硫酸为浓度为98%及以上的浓度的硫酸;
S3、将反应釜降温至110℃,然后加水,水与精萘的重量份数比为水=1:3,保持0.6小时;然后继续加水至混合溶液的总酸度在26%,边加水边搅拌,并保持温度在120℃,加完水后继续搅拌0.6小时;
S4、继续保持反应釜温度在110℃,然后滴加甲醛并搅拌均匀,甲醛与精萘的重量份数比为甲醛=1:0.65,甲醛滴加时间为2.5小时;然后通过滴加浓硫酸调节反应釜内溶液酸度在31%,密封反应釜,对反应釜充入氮气并将气压增加至7个大气压,保持6小时;然后泄压至大气压,保持108℃搅拌7.5小时;
S5、将反应釜内的物料倒入中和桶内,滴加烧碱溶液,并进行搅拌,直到溶液PH在7.5,然后停止加入烧碱溶液,并进行去除杂质后获得减水剂,烧碱溶液的浓度为5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S5包括:
S5.1反应釜内的物料倒入中和桶内后降温至常温,然后开始滴加烧碱溶液,滴加速度不高于4ml/min,直到混合溶液PH达到3.5,整个过程不断搅拌,控制溶液温度不高于45℃;
S5.2然后滴速增加至12ml/min,直到混合溶液PH达到6左右,整个过程不断搅拌;
S5.3将滴加速度调整至不高于4ml/min,直到混合溶液PH达到7.5,然后停止滴加;
S5.4继续搅拌0.7小时,再次测定PH值,如果发现PH值降低,则回到S5.3,继续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钰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钰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275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