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13119.2 | 申请日: | 202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4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任艳;胡少迪;刘怡然;谢德兵;王辉;李波;朱思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1/73 | 分类号: | A01K61/73;A01K61/78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杨采良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沙塘鳢 巢穴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包括外壳、仿真水草、支架、吊环和绳索;所述外壳为左右相通的壳状结构,放置于水体中;外壳的前后两侧中部位置设有多排孔洞,孔洞用于水的交流;所述仿真水草包括多列,依次固定在外壳的上方位置;所述支架固定在外壳的底部,用于支撑外壳远离水体底部;所述吊环固定在外壳的上方,用于穿过并固定绳索;所述绳索悬挂外壳于水体中。本发明的巢穴装置结构牢固,使用寿命长,适宜规格多,使用范围广,满足沙塘鳢幼鱼及成鱼对低光照条件、隐蔽生境的需求,增加沙塘鳢对饵料生物的摄食水平,并降低能耗,促进生长,同时增加沙塘鳢集聚效果,有效提高捕捞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涉及到沙塘鳢养殖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
背景技术
沙塘鳢属底栖肉鱼类,在自然水体和养殖水体中,沙塘鳢常常待在水生植物、石块、缝隙等隐蔽物处伏击捕食饵料生物,对隐蔽生境具有较强的需求。就目前而言,在养殖过程中,沙塘鳢多与虾、蟹等名优品种进行混养,水体底部多不平整,经常种植多种沉水植物,不便于拉网操作,捕捞效率较低。
目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1)高温季节沉水植物生物量增加较快,增加劳动强度,并对水体中养殖生物造成不利影响,增加养殖风险。
(2)收获季节沉水植物死亡腐烂,捞取措施加大投入成本,且石块、水生植物根系及茎叶等导致养殖水体底部不平整,不便于拉网捕捞,地笼捕捞率不高,增加捕捞强度。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和意义包括:
(1)该巢穴装置可减少对沉水植物隐蔽物作用的依赖性,为沙塘鳢构建适宜生存的低光照、隐蔽生境。但沉水植物调节水环境的作用需用其他手段进行保障,例如可控性较强的植物浮床与沉水植物相配合调节水体。
(2)沙塘鳢对仿真水草的利用率较高,集聚效果较强,便于捕捞,可作为捕捞装置有效提高捕捞率,并减少捕捞应激受损,但为保障水流通性,该装置并非为全封闭壳,收取时,沙塘鳢可能会发生逃离现象,需配合其他措施进一步提高捕捞率,降低捕捞强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该巢穴装置结构牢固,使用寿命长,适宜规格多,使用范围广,满足沙塘鳢幼鱼及成鱼对低光照条件、隐蔽生境的需求,增加沙塘鳢对饵料生物的摄食水平,并降低能耗,促进生长,同时增加沙塘鳢集聚效果,提高捕捞率。
为此,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包括外壳、仿真水草、支架、吊环和绳索;所述外壳为左右相通的壳状结构,放置于水体中;外壳的前后两侧中部位置设有多排孔洞,孔洞用于水的交流;所述仿真水草包括多列,依次固定在外壳的上方位置;所述支架固定在外壳的底部,用于支撑外壳远离水体底部;所述吊环固定在外壳的上方,用于穿过并固定绳索;所述绳索悬挂外壳于水体中。
优选地,所述孔洞在外壳的前后两侧对应布置,每侧均包括2-4排。
进一步地,根据大规格苗种培育或后期养殖阶段的要求决定孔洞的尺寸大小。
优选地,所述孔洞的洞直径为1-20cm。
优选地,所述仿真水草为绿色系、柔软的条带状水草。
进一步地,所述仿真水草为束状,每束包括3-6根,相邻两束之间的间距为一束仿真水草在水中自然散开的宽度的1/2-3/2,3-5列仿真水草依次排列固定在外壳上。
优选地,所述外壳为塑料外壳,所述支架为塑料支架,所述吊环为不锈钢环。
优选地,所述外壳的截面为长方形或圆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农业科学院,未经武汉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31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锥破碎机的密封结构及圆锥破碎机
- 下一篇:一种具有护理功能的眼睛健康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