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正硅酸钠和碳酸盐协同作用的CO2 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13504.7 | 申请日: | 202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6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子睿;唐忠锋;王建强;刘伟华;凌长见;汪洋;曹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20/16 | 分类号: | B01J20/16;B01D53/02;B01J20/3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宋丽荣 |
地址: | 2018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硅酸钠 碳酸盐 协同 作用 co base sub | ||
1.一种基于正硅酸钠和碳酸盐协同作用的CO2捕获方法,其特征在于,该CO2捕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九水偏硅酸钠和氢氧化钠混合,100℃-140℃下烘干得到正硅酸钠前躯体,550℃-650℃下煅烧得到正硅酸钠粉末;
S2,将正硅酸钠粉末和碱金属碳酸盐粉末混合得到混合吸附剂,该碱金属碳酸盐粉末为碳酸锂粉末、碳酸钠粉末、和/或碳酸钾粉末;
S3,将混合吸附剂置于待处理环境中,混合吸附剂中的正硅酸钠粉末保持固态而碱金属碳酸盐粉末形成为熔体,从而使得正硅酸钠粉末分散在具有良好流动性的碱金属碳酸盐熔体中,在待处理环境中的CO2与正硅酸钠进行反应的同时,待处理环境中的CO2与碱金属碳酸盐结合生成C2O52-来增强CO2在混合吸附剂中的溶解性以协同捕获CO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O2捕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在九水偏硅酸钠和氢氧化钠混合后,加去离子水转移至真空干燥箱中烘干得到正硅酸钠前躯体,然后放入马弗炉中煅烧得到正硅酸钠粉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O2捕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烘干温度为115℃-125℃,煅烧温度为595℃-6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O2捕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烘干时间为11h-13h,煅烧时间为30min-9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O2捕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正硅酸钠前躯体在煅烧后经过研磨和过筛得到粒径介于54μm-74μm之间的正硅酸钠粉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O2捕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九水偏硅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摩尔比为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O2捕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正硅酸钠粉末和碱金属碳酸盐粉末在机械混合后研磨得到混合吸附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O2捕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正硅酸钠粉末和碱金属碳酸盐粉末的质量比分别为1:0.5-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O2捕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待处理环境中的CO2在低于400℃下与碱金属碳酸盐结合生成C2O52-来增强CO2在混合吸附剂中的溶解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350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矫平机的出料辅助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