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数据的记录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13928.3 | 申请日: | 202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9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周钊;陈侠;朱偲偲;吕践;钱贾敏;赵燕;王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5/00 | 分类号: | G07C5/00;G07C5/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曹廷廷 |
地址: | 2012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数据 记录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数据的记录方法,应用于车辆中,所述方法包括:接收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中包括有车辆中预定部件的名称;基于所述配置信息获取所述预定部件的工作数据并存储;当车辆发生事故或故障后,确定出事故或故障发生瞬间的时间点,冻结所述时间点前后预设时间段的工作数据并发送至云端服务器;其中,若要修改所述预定部件的类目,重新接收修改后的配置信息,所述修改后的配置信息中包括有修改后的预定部件的名称。本发明所提供的车辆数据的记录方法可以灵活记录车辆内部部件的工作数据且成本较低,同时利用本发明的方法记录出的数据可以较易且较准确的分析出车辆发生事故或故障的原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数据的记录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车辆发生事故或故障时,通常需要记录并存储车辆的运行状态及运行数据,也即事故数据,以便后续基于该事故数据可以还原事故现场、分析事故或故障原因。
相关技术中,记录事故数据的方法包括以下两种:第一种、利用冻结帧技术记录事故数据;具体的,预先设置事故或故障发生时所需要记录数据的预定部件,例如,所述预定部件可以为发动机和/或刹车踏板和/或油门踏板等。之后,当车辆发生事故或故障的瞬间,将所述预定部件的运行状态及数据记录并存储为事故数据。第二种、在车辆中设置一黑匣子设备来记录事故数据。第三种、利用行车记录来记录数据事故数据。
但是,针对第一种方法而言,由于在冻结帧技术中所述预设项目是在开发车辆的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时设置的,且批产后无法对预设项目进行新增或更改,则无法灵活地记录车辆的事故数据。同时,冻结帧技术只能记录事故或故障发生瞬间的事故数据,则其所存储的信息量十分有限。针对第二种方法而言,需要额外设置固件设备,成本较高。以及针对第三种方法而言,仅能记录车辆外部环境情况,而不能记录驾驶员的操作状态以及车辆内部部件的运行数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数据的记录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方法无法灵活记录数据、成本较高等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数据的记录方法,应用于车辆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中包括有车辆中预定部件的名称;
基于所述配置信息获取所述预定部件的工作数据并存储;
当车辆发生事故或故障后,确定出事故或故障发生瞬间的时间点,冻结所述时间点前后预设时间段的工作数据并发送至云端服务器;
其中,若要修改所述预定部件的类目,重新接收修改后的配置信息,所述修改后的配置信息中包括有修改后的预定部件的名称。
可选的,所述车辆获取所述预定部件的工作数据的方法包括:周期性的获取所述预定部件的工作数据。
可选的,所述配置信息还包括所述车辆获取所述预定部件的工作数据的频率。
可选的,获取所述预定部件的工作数据的频率大于等于2毫秒/次。
可选的,所述车辆存储所获取的预定部件的工作数据的方法包括:将每一次获取的预定部件的工作数据依次对应存储为一组工作数据;
其中,若所述车辆当前存储的工作数据的组数小于预设值,所述车辆下一次获取到预定部件的工作数据后,将所述下一次获取到的预定部件的工作数据直接存储为下一组工作数据;
若所述车辆当前存储的工作数据的组数等于预设值,所述车辆下一次获取到预定部件的工作数据后,将所述下一次获取到的预定部件的工作数据对应存储为下一组工作数据,同时将所述当前存储的工作数据中排列在第一组的工作数据进行删除。
可选的,所述预设值大于等于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39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后壳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