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卡片发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14000.7 | 申请日: | 202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79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冲藤春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G06Q30/00;G06K13/103;B41J29/393;B41J2/3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沈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卡片 发行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卡片发行装置,能够抑制对于消耗品的无线标签的欺诈行为。该卡片发行装置(1)发行卡片(2)。消耗品用通信部与设置于用于卡片(2)的发行的消耗品(3)上的无线标签(300)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控制部(10)经由消耗品用通信部将与消耗品(3)的消耗对应的消耗信息(301)写入无线标签(300)。无线标签(300)包括:只能读取的只读区域;包括读取以及只能写入一次的不可倒位的一次写入区域、以及能够通过不可倒位的设定而进行只读或读取以及写入的读取/写入区域。控制部(10)在无线标签(300)的一次写入区域和读取/写入区域写入消耗信息(301)。
技术领域
本发明尤其涉及一种发行卡片的卡片发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存在一种发行卡片状记录介质(以下简称“卡片”。)的卡片发行装置。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紧凑型的卡片发行装置,包括:卡片堆栈单元,其具有层叠地收容发行前的卡片的卡片收容部和将卡片收容部之中的最下方的卡片送出的卡片送出机构;读卡片器单元,其进行记录于卡片的数据的读取及记录中的至少一方;印刷单元,其在卡片上进行印刷;以及卡片翻转单元,其使卡片正面和反面翻转。
在此,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以往的卡片发行装置的读卡片器单元可以构成为:对应用了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er:射频识别)的非接触型IC卡通过近距离无线进行数据的读取及写入。
另一方面,在卡片发行装置中,安装在用于在卡片上进行印刷的印刷单元上的墨带等消耗品是必需的。如果该消耗品未使用正品,则印刷时的质量可能下降,装置内可能变脏或引起故障等。
因此,为了管理消耗品,考虑在消耗品上安装RFID标签介质(以下,简称为“无线标签”。)。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8-52023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关于安装在该消耗品上的无线标签,有时会出现由改写内部的数据等引起的欺诈行为。例如,有时会出现正品的无线标签的信息被改写,且变更为未使用的“复原”等的欺诈行为。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对于消耗品的无线标签的欺诈行为的卡片发行装置,消除上述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卡片发行装置,用于发行卡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消耗品用通信部,所述消耗品用通信部与设置于用于所述卡片的发行的消耗品上的无线标签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以及控制部,所述控制部经由所述消耗品用通信部将与所述消耗品的消耗对应的消耗信息写入所述无线标签,所述无线标签包括:只能读取的只读区域、包括读取以及只能写入一次的不可倒位的一次写入区域、以及能够通过所述不可倒位的设定而进行只读或读取以及写入的读取/写入区域,所述控制部在所述无线标签的一次写入区域和所述读取/写入区域写入所述消耗信息。
通过这样构成,能够抑制对于消耗品的无线标签的欺诈行为。
在本发明的卡片发行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将相对于所述一次写入区域的存储位数的所述消耗品的消耗率值作为所述消耗信息写入所述一次写入区域,将所述消耗品的消耗数的计数值写入所述读取/写入区域。
通过这样构成,能够以消耗率值为基础,容易地判断计数值是否正确,可以抑制欺诈行为。
在本发明的卡片发行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对所述消耗信息中的根据从所述一次写入区域读取的所述消耗率值算出的所述消耗品的消耗数的最大值与从所述读取/写入区域读取的所述计数值进行比较,在与所述计数值对应的消耗数少的情况下,判断为错误,修正所述计数值使其与所述最大值一致。
通过这样构成,能够以消耗率值为基础调节计数值来防止欺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40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含多微网的区域配电网自律协同运行优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