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制拼装式电缆工作井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14051.X | 申请日: | 202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72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益;马绍权;顾友红;吴增福;赵全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维同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2 | 分类号: | E02D29/12;E02D29/045;E02D29/16;E02D31/02;E02D3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拼装 电缆 工作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预制拼装式电缆工作井,包括上下拼接而成的下井体(1)与上井体(2),下井体(1)与上井体(2)的中心共同形成有沿水平方向开设的通道(3);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井体(1)的底部形成有开口朝下的让位槽(4),所述让位槽(4)内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有横板(5);所述横板(5)背离下井体(1)的下侧壁上设置有竖直的第一撑杆(7),所述第一撑杆(7)的下端螺纹连接有调节件(8),所述第一撑杆(7)下端通过调节件(8)螺纹连接有第二撑杆(9);所述第一撑杆(7)与第二撑杆(9)同轴,所述调节件(8)的上下内侧壁设置有反向螺纹;所述上井体(2)的一竖直面上开设有拼装槽(10),所述上井体(2)背离拼装槽(10)的另一竖直面上设置有拼装件(11),所述拼装槽(10)与拼装件(11)呈对称设置在上井体(2)的两侧;所述拼装槽(10)沿竖直方向开设,另一所述上井体(2)上的拼装件(11)从拼装槽(10)的上端开口插入至拼装槽(10)内;所述上井体(2)上开设有开口与拼装件(11)插入方向垂直的退位槽(15),所述退位槽(15)与拼装槽(10)连通;所述退位槽(15)内固定有朝向拼装槽(10)的压缩弹簧(16),所述压缩弹簧(16)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竖直的压板(17),所述压板(17)沿水平滑动设置在退位槽(15)内;所述压板(17)在压缩弹簧(16)作用下被推入至拼装槽(1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拼装式电缆工作井,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槽(4)内设置有竖直的减振弹簧(12),所述减振弹簧(12)一端固定在让位槽(4)上,所述减振弹簧(12)另一端与横板(5)固定连接;所述让位槽(4)内还竖直安装有分别位于减振弹簧(12)两侧的导向杆(13),所述导向杆(13)下端穿入在下方的横板(5)内;且所述横板(5)滑动设置在导向杆(1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拼装式电缆工作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井体(1)底部形成有呈锯齿状的固定条(14),所述固定条(14)的长度方向与通道(3)的开设方向垂直;相邻的所述固定条(14)沿自身宽度方向依次排列,且所述固定条(14)的底部统一向一侧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拼装式电缆工作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井体(2)内转动连接有位于退位槽(15)一侧的齿轮(18),所述齿轮(18)一侧啮合有水平的第一齿条(19);所述第一齿条(19)滑动设置在上井体(2)内,且所述第一齿条(19)远离齿轮(18)的一端与压板(17)固定;所述齿轮(18)另一侧啮合有与第一齿条(19)平行的第二齿条(20),所述第一齿条(19)与第二齿条(20)分别位于齿轮(18)的两侧,且所述第二齿条(20)沿压缩弹簧(16)的伸缩方向滑动设置在上井体(2)内;所述压板(17)上开设有与第二齿条(20)正对的通孔(21),所述拼装件(11)上开设有供第二齿条(20)插入的插槽(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制拼装式电缆工作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井体(2)的底部设置有分别位于通道(3)两侧的插接件(23),所述插接件(23)沿通道(3)的开设方向设置;所述下井体(1)上端开设有朝向各自插接件(23)的插接槽(24),所述插接件(23)向下插入在插接槽(24)内;所述插接件(23)正面开设有沿自身长度方向的注料通道(25),所述插接件(23)侧面开设有与注料通道(25)连通的出料口(2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拼装式电缆工作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井体(2)上设置有位于通道(3)顶部的支撑架(6),所述支撑架(6)沿通道(3)的开设方向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预制拼装式电缆工作井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电缆工作井基坑围护施工;
S2、基坑开挖;
S3、在基坑底部浇筑C15混泥土垫层;
S4、在上井体(2)与下井体(1)的迎土面涂覆防渗漏涂料;
S5、测量基坑底部的平整度,并将第二撑杆(9)的长度调节至适当位置;再将下井体(1)依次放置在基坑内;
S6、将上井体(2)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从基坑上方逐一放置在相应的下井体(1)上,再向上井体(2)与下井体(1)的连接处浇筑混凝土;
S7、敷设电缆;
S8、在两管道的接口处采用速凝型高效防水砂浆,最后回填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维同电力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维同电力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405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