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氨法电解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14087.8 | 申请日: | 202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0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冯国军;罗彦;马黎阳;张武;李永华;马青龙;唐卫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鑫联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1/16 | 分类号: | C25C1/16;C25C7/00;C25C7/02;C25C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662403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氨法电解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电解槽主体、进液单元和出液单元,所述电解槽主体内纵向设有平行相间排列的阴极板和阳极板;所述进液单元包括密闭分流仓、分流导管和导流半槽,密闭分流仓位于进液端的上部,分流导管包括竖管部分和平管部分,导流半槽设置于平管部分的下方;出液单元包括溢流缓冲槽,位于出液端的上部,其上设有溢流出口。本发明通过进液单元结构的设置,可有效实现电解液的定点混合,有助于消除电解液浓差极化,实现电解产品的致密平整;出液单元的设计,有助于电解液的稳定出入,从而有效控制液面高度,同时实现气雾的有组织排放,优化电解环境卫生,是对氨法电解装置的有效改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湿法冶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氨法电解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金属材料作为一类重要材料,广泛应用于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电解技术是生产各类金属单质的重要方法之一,尤其是过渡金属元素的生产。传统的电解方法主要是采用酸法电解,相应的电解装置的结构及材质的选择主要是适用于该条件,而随着电解技术的不断发展,碱法电解也应运而生,其中氨法电解是目前重点研究的电解方法之一,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氨法电解锌是金属锌生产的重要方法,具有物料适应性好、原料价格低、工艺流程简单、成本低的优势,特别适合于以二次含锌物料,如含锌电弧炉烟尘为原料的体系,但也存在电解液含锌浓度低、含氯腐蚀强、气雾量大等问题。目前,氨法电解设置主要是采用原有的酸法电解设备,其结构或规格难以适应氨法电解的特点,导致产能较低,因此需要进行针对性设计或改进,使之能够更好的适合氨法电解的应用。
CN 109440129A公开了一种工业生产用耐腐蚀电解槽,包括槽体,所述槽体上设置有内防腐层、增强层、合金层、溢流管、水平管、弯管、连接管、吸泥管和抽泥泵,所述槽体自内向外依次为内防腐层、增强层和合金层,所述溢流管位于槽体的左侧,而水平管、吸泥管和抽泥泵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将电解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吸出,所述电解槽并未对如何实现电解液的充分混合,以消除浓差极化作出改进,也未说明氨法电解的溶液造成的气雾腐蚀问题如何解决。
CN 205773538U公开了一种微电解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部设有集水区,中部设有微电解填料区,底部设有配水区,微电解填料区底部设有复合承托层,集水区的侧壁上设有出水口,集水区的一侧设有集水装置,所述集水装置包括pH自动调节槽、进水区溢流装置和进气管,集水装置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口,进水区溢流装置和配水区通过导流管连通,配水区内设有空气释放装置。该装置主要适用于微电解系统,适合小批量电解液的处理,对于大批量、腐蚀性、易产生气雾的电解液的处理并不适用,且电解填料与使用阴极、阳极板的电解方式也不同。
综上所述,对于腐蚀性氨法电解溶液的处理,还需对电解装置进行改进,选择合适的结构组成与组件配置,同时避免电解液浓差极化的影响,保证电解过程安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氨法电解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所述装置根据氨法电解的特性,将现有电解装置进行改进,通过进液单元和出液单元结构设计,保持电解过程中电解液的充分混合,维持电解过程稳定,提高所得产品质量。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氨法电解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电解槽主体、进液单元和出液单元,所述进液单元和出液单元位于电解槽主体内对应的两端;
所述电解槽主体内纵向设有阴极板和阳极板,所述阴极板和阳极板平行相间排列;所述进液单元包括密闭分流仓、分流导管和导流半槽,所述密闭分流仓位于电解槽主体内进液端的上部,所述分流导管包括竖管部分和平管部分,构成L型结构,所述分流导管的竖管部分由密闭分流仓引出,所述导流半槽设置于分流导管平管部分的下方;所述出液单元包括溢流缓冲槽,所述溢流缓冲槽位于电解槽主体内出液端的上部,所述溢流缓冲槽上设有溢流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鑫联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鑫联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40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