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变倍远心镜头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14194.0 | 申请日: | 202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91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朱伟岸;周师发;李航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灵猴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22 | 分类号: | G02B13/22;G02B13/00;G02B15/15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顾天乐 |
地址: | 215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变倍远心 镜头 | ||
1.一种连续变倍远心镜头,其特征在于,从物平面到像平面依次是:具有正光焦度的透镜组A、具有负光焦度的透镜组B、系统孔径光阑和具有正光焦度的透镜组C;其中,透镜组A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和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透镜组B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和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六透镜,透镜组C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八透镜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九透镜;第一单正球面透镜为双凸形的正透镜,第二单正球面透镜为凸凹形的正透镜,第三单负球面透镜为凸凹形的负透镜,第四单负球面透镜为凸凹形的负透镜,第五单负球面透镜为双凹形的负透镜,第六单负球面透镜为凸凹形的负透镜,第七单负球面透镜为双凹形的负透镜,第八单正球面透镜为双凸形的正透镜,第九单正球面透镜为凸凹形的正透镜;
透镜组A、透镜组C、系统孔径光阑和像平面位置固定,透镜组B整体相对于系统孔径光阑可前后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连续变倍远心镜头,其特征是,所述透镜组B整体向靠近系统孔径光阑方向运动,同时物平面向靠近透镜组A方向运动的过程中,镜头由低倍率向高倍率连续变化;反之,透镜组B整体向远离系统孔径光阑方向运动,同时物平面向远离透镜组A方向运动的过程中,镜头由高倍率向低倍率连续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连续变倍远心镜头,其特征是,所述透镜组A、透镜组B和透镜组C与镜头总焦距f的关系分别如下:0.417≤fGA/f≤0.484,-0.312≤fGB/f≤-0.269,0.398≤fGC/f≤0.461,f为81.572-94.520mm,其中,fGA为透镜组A焦距,fGB为透镜组B焦距,fGC为透镜组C焦距。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连续变倍远心镜头,其特征是,
(1)fGA/f1=0.689,f1=57.253mm;
(2)fGA/f2=0.455,f2=86.680mm;
(3)fGA/f3=-0.572,f3=-69.002mm;
(4)fGB/f4=0.271,f4=-94.071mm;
(5)fGB/f5=0.117,f5=-218.332mm;
(6)fGB/f6=0.348,f6=-73.065mm;
(7)fGC/f7=-1.431,f7=-26.277mm;
(8)fGC/f8=1.733,f8=21.692mm;
(9)fGC/f9=0.409,f9=92.023mm;
其中,f1为第一透镜焦距,f2为第二透镜焦距,f3为第三透镜焦距,f4为第四透镜焦距,f5为第五透镜焦距,f6为第六透镜焦距,f7为第七透镜焦距,f8为第八透镜焦距,f9为第九透镜焦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灵猴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灵猴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419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