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骨架可拆卸抗漂浮阻水截渗毯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15243.2 | 申请日: | 202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6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冯峰;冯跃华;赵婷;顾广辉;杨毅;陆春建;翟来铮;孙晋锟;王东;石天乐;张琦;程大宸;李作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B3/16 | 分类号: | E02B3/16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赵磊 |
地址: | 475004***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骨架 可拆卸 漂浮 阻水截渗毯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骨架可拆卸抗漂浮阻水截渗毯,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导杆,所述支撑导杆两侧设有若干个横向支撑杆,所述两个横向支撑杆之间设有若干纵向支撑杆,所述纵向支撑杆与横向支撑杆活动连接,在支撑导杆、横向支撑杆和纵向支撑杆围成的封闭空间中套接阻水截渗毯,本发明是由横向支撑杆、纵向支撑杆、支撑导杆等构件组装成骨架,可以有效地阻止堤防渗水、漏洞,以及背水坡管涌、漏水等险情继续恶化发展,通过骨架穿入阻水截渗毯,由堤顶放置设备放置到位,直接大面积覆盖渗水或有漏洞险情的坡面,有效地截渗阻水,保障堤防安全,同时满足构件本身安全稳定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治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架可拆卸抗漂浮阻水截渗毯。
背景技术
黄河中下游堤防工程、渠道堤防工程、小型土坝工程(以下以堤防工程为代表)等,随着洪水的到来以及高水位挡水时间的延长,渗透压力逐渐加大,易发生渗水和漏洞险情。渗水在背河堤坡或堤脚附近,会有表土潮湿、发软、有水渗出或有积水的现象,主要原因是上游土体在长期高水位浸泡下出现了渗流。漏洞是贯穿堤身或堤基的水流通道,黄河堤防土质多沙,抗冲能力弱,漏洞扩展迅速,极易造成决口。渗水和漏洞险情的抢险主要是高水位侧截阻渗流,迅速抢堵,在低水位侧安全导流。因此发生渗水和漏洞险情时,为了保证堤防或土坝的安全,要快速在上游坡面进行截渗抢堵,抢险修护。
黄河下游堤防工程是春秋中期形成,位于河南省和山东省内河交界,是河南省、山东省境内河道两岸修筑的束范河水的堤防。现行黄河大堤河南兰考县东坝头和封丘县鹅湾以上是在明清时代的老堤基础上加修起来的,有500多年的历史;以下是1855年黄河铜瓦厢决口改道以后,在民埝基础上陆续修筑的,也有130多年的历史。黄河大堤右岸临黄堤计长624.248km,左岸临黄堤计长746.979km。我国建成各类水库85 200多座,已建水库中土石坝工程占90%以上,且低坝、小型工程多为土石坝。土石坝具有就地取材、易于施工等优点。黄河下游堤防大部分是在历史久远的民埝上加高培厚形成的,具有基础薄弱、地质复杂、质量不均衡、强度不高、防冲防渗能力差等特点,易在洪水的浸泡下发生漏水、裂缝等险情。黄河堤防工程险情复杂,有效地抢险是保证黄河安全度汛的关键因素,能否采取正确、有效的抢险设备和方法,直接影响到抢险的时间和效果。
2.现有技术方案
2.1 现有的技术方案之一是土工膜截渗,如附图11所示:
堤防工程发生渗水险情后,临水堤坡较平整时可采用土工膜截渗。其做法是将直径4-5cm的钢管固定在土工膜的下端,卷好后将上端系于堤顶木桩上,沿堤坡滚下,并在其上压盖土袋。
2.2现有的技术方案之二是塞堵漏洞或软帘盖堵,如附图12所示:
该技术是在堤防迎水侧可能出现漏洞的地方,先探测到漏洞的进口位置后,优先采用塞堵法。塞堵料有软楔、草捆、软罩等。塞堵时应快、准、稳,使洞周封严,然后迅速用黏性土修筑前戗加固。塞堵漏洞应注意人身安全。
当知道漏洞进口的大致位置,且附近堤坡无树木杂物时,可用软帘盖堵。软帘可用复合土工膜或篷布制作。软帘自临河顺坡铺放,帘顶应高出水面,然后抛压土袋,再填土筑戗。
现有技术中具有以下缺点:
1.渗水和漏洞险情的处理主要是在高水位迎水坡面迅速抢堵、截阻渗流,保证堤防的安全。土工膜截渗和软帘盖堵都需要两个环节才能完成:首先卷好后将沿堤坡滚下,然后在其上压盖土袋。塞堵漏洞更是需要长时间的查到和探测漏洞进口再进行塞堵。存在着在洪水高水位情况下,不能快速完成截阻渗流,控制险情,同时施工人员自身的安全都很难保障,在水中抛填土袋,看不清楚也不知会滚落到水下何处,不能满足构件自身安全稳定的要求。
2.渗水和漏洞险情发展速度很快,容易引发决口等严重后果。土工膜截渗、软帘盖堵、塞堵漏洞都不能够在险情发生时,快速而且准确地确实水下堤防坡面出现问题的位置,也不能在现场快速铺设到位并发挥作用,有效地阻止险情进一步发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52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