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T酸吸附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15600.5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06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王甦;于春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凯信石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26 | 分类号: | B01J20/26;B01J20/30;B01J20/28;C08F8/02;C08F8/24;C08F212/08;C08F212/36;C02F1/28;C02F101/34;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刘洪勋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大连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t 吸附 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T酸吸附树脂,其特征在于:为交联聚苯乙烯聚合物,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外观为棕色至黑色颗粒;密度为1.0‑1.1g/ml;含水率50‑60%;比表面积900‑1200m2/g;有机物残留小于1500ppm。其生产方法为(1)聚合:二乙烯苯与苯乙烯按摩尔比1:(1‑8)的比例进行乳液聚合,再对聚合物进行干燥得到白球中间体;(2)氯甲基化:用氯甲基化试剂,对白球中间体进行氯甲基化反应,干燥后得到中间体氯树脂;(3)烷基化:用二氯乙烷或硝基苯对氯树脂进行烷基化反应,干燥,得到PT酸吸附剂。这种PT酸吸附树脂用于对PTA精制废水中的PT酸回收,可以将废水PT酸降到1ppm。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PT酸吸附树脂,用于PTA行业的精制废水中有机物的回收。
背景技术
目前,在PTA(精对苯二甲酸)生产工艺中,大部分都包括下面几个阶段:氧化反应阶段,对二甲苯在醋酸溶液中被氧化,形成对苯二甲酸(以下简称:TA);获得粗对苯二甲酸(以下简称:CTA)晶体阶段,经过结晶、洗涤、干燥,得到CTA晶体;加氢精制阶段,将CTA溶解到热水中,并对其进行加氢处理使其纯化;PTA结晶阶段,在加氢纯化阶段之后,在水溶液中PTA进行结晶;获得PTA晶体,回收PTA晶体;水洗和干燥阶段,用水冲洗获得的PTA颗粒,尔后对其进行干燥,成为产品。
在PTA生产精制阶段会产生大量废水,其中含有PT酸(对甲基苯甲酸),苯甲酸,醋酸等有机物。如果将这些废水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引起环境污染,因此,排放前必须对其进行处理,以降低其中有机物的含量。
目前主要采用生化方法处理精制废水,在反应池中,废水中的有机物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从而使水体得到净化,但这对于有机物而言是一种浪费。因而,对于PTA精制阶段废水进行中PT酸的回收,成为影响PTA生产工艺先进性和经济性的重要因素。
在CN103241857A公开的“一种精对苯二甲酸生产装置精制工序废水处理的方法”中,采用KX-I型吸附剂吸附PT酸,再解析回收。但,这种吸附剂要依赖于进口,其成本较高。
有鉴于此,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PT酸吸附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以用于PTA精制阶段废水中的PT酸的吸附回收。
本发明的PT酸吸附树脂,为交联聚苯乙烯聚合物,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外观为棕色至黑色颗粒;密度为1.0-1.1g/ml;含水率50-60%;比表面积900-1200m2/g;有机物残留小于1500ppm。
所述的交联聚苯乙烯聚合物,优选采用二乙烯苯与苯乙烯共聚和交联得到的交联聚苯乙烯聚合物,是通过苯乙烯的嵌入调整交联聚苯乙烯的交联度,调整网状结构的微孔大小。优先的二乙烯苯与苯乙烯的摩尔比为1:(1-8)。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PT酸吸附剂的生产方法,过程如下:
(1)聚合:用二乙烯苯或二乙烯苯与苯乙烯按摩尔比1:(1-8)的比例进行乳液聚合,再对聚合物进行干燥得到白球中间体,作为多孔微球形吸附剂骨架;
(2)氯甲基化:用氯甲基化试剂,对白球中间体进行氯甲基化反应,使苯环上取代有氯甲基,干燥后得到中间体氯树脂;
(3)烷基化:对氯树脂进行烷基化反应,以改变分子结构,使高分子链之间进一步交联以紧密连接,同时降低吸附剂表面极性,提高吸附能力,干燥,得到PTA吸附剂。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1)中的乳液聚合,可以是先将聚合物单体与引发剂氧化苯甲酰在惰性溶剂中混合均匀,再加入到含分散剂的水溶液中,在40℃-90℃条件下反应12-24小时,然后洗涤。聚合温度是关键工艺条件,温度控制不好会影响吸附剂的微观结构,聚合温度优选60-90℃。最优选的是先于65℃聚合1小时左右,再升温到85℃聚合16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凯信石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凯信石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56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