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填接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15767.1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0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陈辉;邢航;陈武;张军辉;杨雄;荀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5/06 | 分类号: | E21F1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0046 新疆维吾尔自治***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填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填接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解决的是在采场充填中充填料浆凝固后很难完全接触顶板的问题。充填接顶装置由入料口,排气口和出料口组成。本发明利用位差原理使待充填区保持盈满状态,可以解决难接顶及泌水的问题,具有成本低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矿山充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充填接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矿床开采条件的日益复杂及环境保护的苛刻要求,矿山采用了充填采法开采已占主导地位,特别是近年来,为了大幅提高采矿强度,有效地降低矿石的损失率和贫化率,并控制矿山地压活动以实现安全高效,对采空区也采用了充填料进行嗣后充填。采用充填后,充填体对上盘围岩起到了良好的支撑作用,上盘围岩稳定性明显加强,从而降低片帮冒顶的发生概率,确保回采作业的安全和高效。而充填料浆浓度及泌水现象存在,使得充填料浆凝固后很难完全接触顶板,造成充填体不接顶的问题。充填体不接顶,充填的效果大为降低。传统的充填接顶法是在充填板墙顶部留一个300×300 mm2的小孔,小孔的作用一是排泥浆和水,二是放泄充填气压。由于小孔处压力大,很容易出现小孔开裂,甚至倒板墙的事故。充填接顶时泥浆和水不能完全排出,造成充填进路的不完全接顶,给安全生产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本发明所采取的方法可以高效且低成本的完成充分充填接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充填接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实现充填料浆与采场顶板接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充填接顶装置,由入料口,排气口和出料口组成,其特征在于装置由3×3×1 m³、厚度为3 cm的钢板焊接成,入料口设置在装置的上部一侧,排气口设置在装置的上部另一侧,出料口设置在装置的下部一侧。
所述的入料口,直径为30 cm,厚度为3 cm的圆形孔;
所述的排气口,直径为50 cm,厚度为3 cm的圆形孔;
所述的出料口,直径为30 cm,厚度为3 cm的圆形孔。
充填接顶装置使用方法,将出料口与挡墙出料口孔联通,在排气管孔插入排气管,充填料浆经入料口流入装置,通过出料口向外排气,通过出料口流入采场,经排气管孔向外排气,利用位差达到充满空区的目的。
本发明位于相较采空区附近巷道的高处,利用位差原理使待充填区保持盈满状态,可以解决难接顶及泌水的问题。
本发明成本低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充填接顶装置图;
图2为充填接顶示意图。
其中:1-入料口、2-排气口、3-出料口;21-采场顶部巷道、22-密封挡墙、23-出料口孔、24-排气管孔、25-采场、26-充填接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看图1、图2,本发明由入料口1,排气口2和出料口3组成。在采场25充填结束后,采场接顶工作中采用充填接顶装置26,在采场顶部巷道21留设或开挖一定的空间,以便安置充填接顶装置26,采场顶部巷道21构筑密封挡墙22,密封挡墙顶部并排设有出料口孔23和排气孔24。将出料口3与挡墙出料口23孔联通,在排气管孔24插入排气管,充填料浆经入料口1流入装置,通过出料口2向外排气,通过出料口3流入采场25,经排气管孔24向外排气,利用位差达到充满空区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大学,未经新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57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