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泡椒笋尖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15832.0 | 申请日: | 202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4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周俊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俊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9/20 | 分类号: | A23L19/2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乐易联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9 | 代理人: | 余哲玮 |
地址: | 628000 四川省广元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笋尖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泡椒笋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原料,笋尖、泡椒、鸡膏、味精、5’‑呈味核苷酸二钠、鸡粉、食盐、乙基麦芽酚、安赛蜜、柠檬酸、乳酸、异VC钠、山梨酸钾、脱氢乙酸钠和水;(2)熬煮泡汁;(3)熬煮笋尖;(4)将泡汁冷却至30°以下加入煮好晾干的笋尖和泡椒浸泡12h‑24h,将泡椒和笋尖捞出,并用泡汁将泡椒浸泡;(5)泡制后的笋尖和泡椒装袋,并加入泡汁作为即食补水。本发明采用特定的配方和特定的泡制工艺,使得泡制的产品口感一致且风味独特,在泡制过程中将笋尖和泡椒通过纱布隔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泡椒笋尖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竹笋,在中国自古被当作“菜中珍品”,竹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糖类、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竹笋不但富含多种营养物质,而且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中医认为,竹笋味甘、部分微苦,性寒,能化痰下气,清热除烦,通利二便。《名医别录》言其“主消渴,利水道,益气,可久食”;《本草纲目拾遗》说它“利九窍,通血脉,化痰涎,消食胀”,尤独善于清化热痰。竹笋具有各种各样的做法,竹笋适用于炒、烧、拌、炝,每一种加工方式都能够让竹笋变得独具风味。其中泡椒竹笋是拌竹笋中的一种,制作过程可简单的概括为剥皮、焯水、切片、拌料和腌制过程。整个制作的过程非常简单,且制作完成后的泡椒竹笋具有微辣爽脆的口感,深受人们的喜爱。
现有泡椒竹笋的制备一般都是根据经验进行泡制,对泡制条件和泡制时间都没有具体的要求,造成制得的产品口感不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便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泡椒笋尖的制备方法,它采用特定的工艺,严格控制泡制条件及泡制时间,保证泡制后的产品口感一致,风味独特。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泡椒笋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原料,笋尖200份、泡椒20份、鸡膏1.5份、味精1份、5’- 呈味核苷酸二钠1.8份、鸡粉8份、食盐9份、乙基麦芽酚1.2份、安赛蜜0.14 份、柠檬酸0.48份、乳酸0.48份、异VC钠0.2份、山梨酸钾0.08份、脱氢乙酸钠0.01份和水15份;
(2)熬煮泡汁,按配比取足量的水烧开,将鸡膏倒入开水中混合,混合均匀后将混合液滤出,加入鸡粉、食盐熬煮2min,再加入泡椒熬煮5分钟,最后加入味精、5’-呈味核苷酸二钠、安赛蜜、乙基麦芽酚、柠檬酸和乳酸熬煮 3分钟,然后停止加热并加入异VC钠、山梨酸钾和脱氢乙酸钠,搅拌均匀后捞出泡椒,得到泡汁;
(3)熬煮笋尖,将笋尖在开水中熬煮3-5min后捞出,晾干后备用;
(4)泡制,将泡汁冷却至30°以下加入煮好晾干的笋尖和泡椒浸泡 12h-24h,将泡椒和笋尖捞出,并用泡汁将泡椒浸泡;
(5)装袋,泡制后的笋尖和泡椒装袋,并加入泡汁作为即食补水。
作为优选,步骤(4)中先将笋尖加入泡汁中,然后再笋尖表面覆盖纱布进行隔离,并在纱布上平铺覆盖泡椒进行泡制。
本发明采用特定的配方和特定的泡制工艺,使得泡制的产品口感一致且风味独特,在泡制过程中将笋尖和泡椒通过纱布隔离,既能在泡制过程中使笋尖分布更均匀,泡制效果更好,同时又能便于后续将笋尖和泡椒分离装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的泡椒笋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俊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俊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58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面部手术内窥系统
- 下一篇:一种烙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