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非视距误差抑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16383.1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23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慧强;高凯旋;吕宏武;冯光升;郭方方;杨帅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4/33 | 分类号: | H04W4/33;H04W4/02;G06N3/00;H04W6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径向 函数 神经网络 视距 误差 抑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非视距误差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将原始多径TOA样本数据进行标准化分类预处理,得到标准化分类的多径TOA样本数据;
步骤2:建立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使用量子人工蜂群对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进行优化,该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由隐层和输出层组成;
步骤3:由所述步骤1中的标准化分类的多径TOA样本数据训练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3.1)确定步骤3中所述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隐层节点的中心向量的数量Nvector;
(3.2)使用量子人工蜂群算法选择所述步骤3.1中的Nvector个中心向量;
(3.3)由所述步骤3.2中的中心向量,计算隐层节点的标准化常数σ;
(3.4)采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中的隐层节点至输出层节点的连接权重为:
其中:wki为连接权重,k为输出层节点标识符,i为中心向量标识符,ui(x)为高斯函数,η为学习速率,u为ui(x)的向量,tk表示第k个输出层节点的期望值,yk表示第k个输出层节点的实际值;
步骤4:使用所述步骤3中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识别并剔除未知多径TOA数据中的非视距误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非视距误差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将原始多径TOA样本数据进行标准化分类预处理的方法,具体包括:
(1.1)读取所述步骤1中的原始多径TOA样本数据;
(1.2)将所述步骤1.1中读取的样本数据,按误差值是否大于门限制th分成两类;
(1.3)将所述步骤1.2中的两类样本数据的数据量统一,其方法是:当第一类样本数据数据量大于第二类样本数据数据量时,在第一类样本数据中随机抽取n2个个体,将其余个体丢弃,其中n2为第二类样本数据数据量;当第一类样本数据数据量小于第二类样本数据数据量时,在第二类样本数据中随机抽取n1个个体,将其余个体丢弃,其中n1为第一类样本数据数据量;
(1.4)将所述步骤1.3中的两类样本数据归一化处理,得到归一化之后的样本数据个体:
其中:xin为未经归一化处理的样本数据个体;X为样本数据全体;min(X)为X的函数,作用为取得样本全体X中的最小个体;max(X)为X的函数,作用为取得样本全体X中的最大个体;xout为归一化后的样本数据个体;
(1.5)将所述步骤1.4中的两类样本数据绑定二进制标签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非视距误差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2中的使用量子人工蜂群算法选择所述步骤3.1中的Nvector个中心向量的方法,具体还包括以下步骤:
(3.2.1)初始化量子种群以及蜂群参数;
(3.2.2)计算初始量子编码的蜜源,蜜源即所述步骤3.2中的中心向量的一组解;
(3.2.3)引领蜂搜索并更新量子编码的蜜源,即搜索并更新所述步骤3.2中的中心向量的一组解,并计算其适应度;并计算其适应度;
其中,i为蜜源标识符,fiti为标识符为i的蜜源的适应度,functioni为标识符为i的蜜源的目标函数;
(3.2.4)跟随蜂根据所述步骤3.2.3中的引领蜂搜索到的蜜源信息,更新量子编码的蜜源,即所述步骤3.2中的中心向量的一组解;
(3.2.5)侦查蜂利用量子逻辑门更新转移矩阵,搜索并更新量子编码的蜜源,即更新所述步骤3.2中的中心向量的一组解,并计算其适应度;
(3.2.6)记录目前最佳的中心向量的解的信息及其适应度;
(3.2.7)若已经达到最大迭代次数,则输出当前记录的最佳的中心向量的解;否则,重复步骤3.2.3至步骤3.2.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638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