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麦克纳姆轮全向移动的新型传动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16460.3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2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刘锦元;张欣;黄岳钊;王俊杰;付明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11/12 | 分类号: | B62D11/12;B60K17/16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王利强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麦克 纳姆轮 全向 移动 新型 传动 结构 | ||
1.一种针对麦克纳姆轮全向移动的新型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传动结构包括一个主传动结构、两个差速结构和四个速度叠加结构,所述两个差速结构分别为前轮差速结构、后轮差速结构;所述四个速度叠加结构分别为前左速度叠加结构、前右速度叠加结构、后左速度叠加结构、后右速度叠加结构;
所述主传动结构分别与四个所述速度叠加结构相连,所述前轮差速结构分别与所述前左速度叠加结构、所述前右速度叠加结构相连,所述后轮差速结构分别与所述后左速度叠加结构、所述后右速度叠加结构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麦克纳姆轮全向移动的新型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传动结构包括一个动力源和机械传动结构两,其中动力源输出转速通过机械传动结构放缩后分为大小相同方向相同的四路转速,同步分别输出至四个所述速度叠加结构上,主传动结构最终输出至四麦克纳姆轮转速的特征运动向量为:[1 1 1 1]T。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针对麦克纳姆轮全向移动的新型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差速结构包括一个动力源和机械传动结构,其中动力源输出转速通过机械传动结构放缩后以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两路转速,同步分别输出至前左速度叠加结构和前右速度叠加结构上,前轮差速结构最终输出至四麦克纳姆轮转速的特征运动向量为:[1 -1 00]T。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针对麦克纳姆轮全向移动的新型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差速结构包括一个动力源和机械传动结构,其中动力源输出转速通过机械传动结构放缩后以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两路转速,同步分别输出至后左速度叠加结构和后右速度叠加结构上,后轮差速结构最终输出至四麦克纳姆轮转速的特征运动向量为:[0 0 1-1]T。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针对麦克纳姆轮全向移动的新型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速度叠加结构主体由差速器组成,利用差速器原理,将差速器主体和差速器输入侧(差速器任意一侧)的转速线性叠加为差速器外侧(差速器的另一侧)的转速,根据差速器原理公式:vl为差速器内测转速,vr为差速器外测转速,vC为差速器主体转速,推导出差速器外测半轴转速:vr=2vc-vl,其中,所述主传动结构、所述差速结构输出至速度叠加结构的转速即为vC、vl,从而实现对主传动结构与差速结构输出转速的线性叠加输出,并由差速器外测带动与之相连的麦克纳姆轮的同步转动,进而实现了对[1 1 1 1]T、[1 -1 00]T、[0 0 1 -1]T三根特征运动向量的线性叠加,又由于[1 1 1 1]T、[1 -1 0 0]T、[0 0 1-1]T三根特征运动向量与[1 1 1 1]T、[1 -1 -1 1]T、[1 -1 1 -1]T三根麦克纳姆轮全向运动单位向量线性等价,与无法运动单位向量为[1 1 -1 -1]T线性无关,从而最终实现有效避免控制麦克纳姆轮全向移动时出现[1 1 -1 -1]T的运动分量导致无法正常运动,结构自行阻转导致损坏的情况的发生,同时仅需三个动力源即可完成底盘在平面上的全向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646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件的自动拾取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船舶及其燃油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