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16548.5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18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周华;杨洪春;彭海华;汪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48 | 分类号: | B29C65/48;B29C65/02;B29C65/78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王锦河 |
地址: | 523799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压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压装置,包括:定位机构、加热机构、以及压合机构。定位机构包括:底座和载板;加热机构包括:滑座、第一驱动器、以及导热块;导热块位于载板的外侧;导热块设有发热器;压合机构包括:支架、固定座、第二驱动器、压爪、以及第三驱动器。上述热压装置,利用定位机构对金属件进行定位,然后通过压合机构将塑胶件和金属件压紧,并且通过加热机构对金属件进行加热以达到胶水快速凝固的温度,从而使得塑胶件和金属件之间的胶水在稳定的压力和温度下固化,实现自动化的热压粘合,使得金属件与塑胶件的粘合更加高效和可控性更强,保证胶水固化的效果达到要求,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热压装置。
背景技术
在产品制作时,当需要将塑胶件连接在金属件上时,通常会利用AB胶涂覆在塑胶件与金属件的连接处,待AB胶凝固后,将塑胶件和金属件固定连接在一起。AB胶是两种混合硬化胶的别称,一种是本胶,另一种是硬化剂,当本胶与硬化剂混合时会产生硬化效果。一般而言,AB胶具有很高的粘接强度,但是,也存在一些缺陷,例如,在常温下的固化时间长。
在传统的产品制作方法中,在使用AB胶装配金属件与塑胶件时,大多数是采用人工进行保压固定以等待AB胶凝固。而人工作业的稳定性差,而且AB胶需要在常温下需要较长的静置时间方可完全凝固(常温下通常需要1-2天),工人在作业时,对于保压的压力和时长都全依赖于当前的工作状态和个人经验,导致人工作业无法使两个工件稳定的固化,或者根本就没有固化,致使产品装配不合格,产品报废。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热压装置,利用定位机构对金属件进行定位,然后通过压合机构将塑胶件和金属件压紧,并且通过加热机构对金属件进行加热以达到胶水快速凝固的温度,从而使得塑胶件和金属件之间的胶水在稳定的压力和温度下固化,实现自动化的热压粘合,使得金属件与塑胶件的粘合更加高效和可控性更强,保证胶水固化的效果达到要求,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一种热压装置,包括:
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底座和安装在底座上的载板;
连接定位机构的加热机构;加热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底座的滑座、连接滑座的第一驱动器、以及安装在滑座上的导热块;导热块位于载板的外侧;导热块设有发热器;以及
压合机构;压合机构包括:相邻载板设置的支架、滑动连接支架的固定座、连接固定座的第二驱动器、滑动设置于固定座上的压爪、以及连接压爪的第三驱动器;固定座的滑动方向垂直于载板的承载面;压爪的滑动方向平行于载板的承载面。
上述热压装置,通过胶水将金属件和塑胶件粘接在一起后,将金属件和塑胶件一同放入到定位机构中,通过载板将金属件进行定位,使得塑胶件位于载板靠近导热块的一侧。压合机构的第二驱动器带动固定座滑动,使得压爪移动到合适的高度以正对塑胶件。然后,第一驱动器带动滑座移动,使得导热块紧贴在金属件的外侧,发热器发热以使得金属件达到预设的温度。接着,第三驱动器带动压爪朝向塑胶件移动,通过压爪将塑胶件和金属件压紧。在达到预设的压紧时间后,压爪和导热块分别复位。通过上述设计,利用定位机构对金属件进行定位,然后通过压合机构将塑胶件和金属件压紧,并且通过加热机构对金属件进行加热以达到胶水快速凝固的温度,从而使得塑胶件和金属件之间的胶水在稳定的压力和温度下固化,实现自动化的热压粘合,使得金属件与塑胶件的粘合更加高效和可控性更强,保证胶水固化的效果达到要求,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载板包括:安装在底座上的硬质垫板和铺设在硬质垫板上的软质垫板。硬质垫板用于为软质垫板提供稳定的支撑基底,而软质垫板则用于放置产品并且可以减少产品外观面的碰刮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软质垫板上设有阵列式分布的真空吸孔。真空吸孔可以产生真空吸附力以固定金属件,而且避免对产品的表面造成碰刮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莞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65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