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由弹性体复合材料制成的珠宝首饰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17786.8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8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N·弗朗索瓦;J·达汉;G·基斯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米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101/04 | 分类号: | C08L101/04;C08L75/04;C08L77/00;C08L67/00;C08L33/00;C08L53/02;C08L83/04;C08L1/02;C08K3/36;C08K3/38;C08K3/04;C08K3/08;C08K7/26;C09D20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冷妮;吴鹏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体 复合材料 制成 珠宝首饰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弹性体复合材料制成的珠宝首饰,其中,所述弹性体复合材料包括弹性体基质,在该弹性体基质中分散有质量占比0.5‑4%的纤维素纤维、0‑2%的抗菌添加剂、0‑5%的导热填料、0‑1%的防臭剂以及0‑1%的二氧化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含弹性体的材料的技术领域。更确切地说,本发明涉及由弹性体复合材料制成的珠宝首饰、一种制造珠宝首饰的方法、以及所获得的珠宝首饰。
在本发明中,术语珠宝首饰指的是任何装饰物品,也指钟表或珠宝中使用的部件。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腕带,例如手表腕带。
背景技术
市场上存在许多弹性体材料,且由于例如它们的舒适性、柔软触感和强度的品质而作为腕带的用途是众所周知的。
因此,从JP 2000 204265中已知生产具有抗菌性能并具有良好抗老化性的热塑性弹性体材料。
从专利EP 2 468 127中还已知一种珠宝首饰,其至少部分由包含弹性体基质的复合材料制成,在弹性体基质中分散有选自包括微纤维、聚四氟乙烯纳米颗粒及它们的混合物的组的增强填料,所述复合材料由包含重量占复合物总重量的百分比为60%-95%的至少一种弹性体、0%-5%的微纤维和0%-40%的聚四氟乙烯纳米颗粒的复合物获得,其中存在至少一种所述增强填料。
然而,这些用于腕带或与皮肤接触的钟表部件的弹性体材料不能获得良好的排汗效果,抗菌性能仅允许中和不良气味,并且材料中存在的纤维仅允许材料被机械地增强。此外,腕带经常受到摩擦或磨损,这往往会除去一定量的抗菌剂,从而降低抗菌剂的效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标尤其是克服这些已知技术的各种缺点。
更准确地说,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由弹性体材料制成的旨在与皮肤长时间地(直接或间接)接触的珠宝首饰,并获得一种弹性体,该弹性体能够改善排汗性能,同时保持良好的着色性和良好的抗老化性(抗紫外线性、抗汗液性、抗旧性、抗撕裂性)。
根据本发明,这些目标以及将在下文中更清楚地出现的其他目标通过由弹性体复合材料制成的珠宝首饰来实现,所述弹性体复合材料包括弹性体基质,在该弹性体基质中分散有质量占比0-4%的纤维素纤维、0-2%的抗菌添加剂、0-5%的导热填料、0-1%的防臭剂以及0-1%的二氧化硅(silica)。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有利替代方案:
-弹性体基质是氟碳橡胶类型的含氟弹性体;
-弹性体材料包括短纤维素纤维和长纤维素纤维,这些纤维素纤维的长度在0.5毫米和1.5毫米之间;
-复合材料包含重量占复合材料总重量的百分比为1.5%-3.5%的微纤维,优选2%的短微纤维和1.5%的长微纤维;
-弹性体材料包含质量占比至少0-30%的颜色添加剂;
-弹性体材料包含质量占比至少0-1%的防臭剂;
-弹性体材料包括至少一种脱模剂;
-弹性体材料包含质量占比0-1%的增白剂/增亮剂。
本发明还特别涉及由根据本发明的弹性体材料制成的任何珠宝首饰。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珠宝首饰的方法,该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制备包含一种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包括至少一种弹性体、质量占比0.5-4%的纤维素纤维、0-2%的抗菌添加剂、0-5%的导热填料、0-1%的防臭剂和0-1%的二氧化硅;
-对在前一步骤中获得的复合材料进行模塑;
-对在第二步骤中获得的模制件执行整饰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米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奥米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77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射频信号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多回波成像中信号损失的最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