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稻OsIDEF1基因强抗逆基因型分子标记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17817.X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00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方军;于洋;刘奕媺;沙汉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华夏松花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3 | 代理人: | 侯静 |
地址: | 15008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 osidef1 基因 强抗逆 基因型 分子 标记 及其 应用 | ||
水稻OsIDEF1基因强抗逆基因型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涉及一种鉴别水稻OsIDEF1基因强抗逆基因型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稻OsIDEF1基因强抗逆基因型分子标记及其应用,用以鉴别水稻强抗逆基因型。用于特异性PCR扩增该分子标记的引物为:正向引物:5’‑CACCCGCACAACCACAAC‑3’,反向引物:5’‑GAGTGTGACAAGGGTGAGGAG‑3’。分子标记在鉴定或筛选水稻强抗逆性优势品种中的应用。本发明发现了水稻耐碱转录因子基因OsIDEF1在调控植物应答碱胁迫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并发现OsIDEF1在自然界中存在不同基因型差异。本发明应用于水稻抗逆育种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鉴别水稻OsIDEF1基因强抗逆基因型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水稻是世界上食用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的农作物。全球25亿以上的人口以水稻为主食。中国稻作历史约有七千年,我国不仅是世界栽培稻起源地之一,也是世界上的产稻大国,稻作播种面积仅次于印度,约占世界水稻总面积的1/6,产量居世界第一,约占世界水稻总产量的27.5%。据估计,到2030年需要多生产40%的水稻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
我国大约有1亿hm2盐碱地与滩涂地,面积相当于2017年我国粮食耕地面积的80%。其中东北松嫩平原是世界上苏打盐碱化土壤的最大集中分布区,盐碱地面积高达765万hm2,约占我国盐碱地面积的7.7%。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这些土地资源将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更好地保障,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如何提高作物耐碱性是我国乃至全世界农业生产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如何准确、快速的鉴定具有强抗逆能力的基因型,将有利于抗逆水稻品种的选育,从而提高水稻抗逆育种的技术水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稻OsIDEF1基因强抗逆基因型分子标记及其应用,用以鉴别水稻强抗逆基因型。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稻OsIDEF1基因强抗逆基因型分子标记,用于特异性PCR扩增该分子标记的引物为:
正向引物:5’-CACCCGCACAACCACAAC-3’
反向引物:5’-GAGTGTGACAAGGGTGAGGAG-3’
本发明还提供水稻OsIDEF1基因在调控水稻抗逆性中的应用。
进一步的,所述抗逆性为抗碱胁迫。
进一步的,所述抗碱胁迫为抗NaHCO3胁迫。体现为在NaHCO3胁迫的条件下:转基因植物的萌发率或存活率高于受体植物、转基因植物的根长长于受体植物、转基因植物的叶绿素含量高于受体植物。所述植物为水稻。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分子标记在鉴定或筛选水稻强抗逆性优势品种中的应用。
进一步的,所述抗逆性为抗碱胁迫。所述抗碱胁迫为抗NaHCO3胁迫。
进一步的,所述鉴定或筛选方法为:
一、提取待测水稻的基因组DNA;
二、以步骤一获得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扩增引物为:正向引物5’-CACCCGCACAACCACAAC-3’,反向引物5’-GAGTGTGACAAGGGTGAGGAG-3’;
三、检测PCR扩增产物,如果PCR产物大小为103bp,则待测水稻为长白9号,属于强抗逆性优势品种。
其中步骤二所述PCR扩增反应体系为50μl:
步骤二所述PCR反应程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78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既有门窗幕墙窄缝中搭接量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滑移式装载机车架